目前,执行第七次海试的中国第三艘航母——003型18“福建”舰,疑似正在黄海和渤海这两个海域,进行相关型号的舰载机电磁弹射测试和航母抗沉性能的测试。
标志着这艘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的电磁弹射型航母,也是亚洲海军史上吨位最大的水面作战舰艇,即将完成官兵接舰入列前的所有准备工作。网传的“福建”舰将在今年底前正式入列,中国海军历史性地迈入“三航母时代”,恐怕就不是空穴来风了。
3月29日,开源的商业卫星图像显示,“福建”舰在海上航行时,划出了极其罕见的运动轨迹。这是某海域高速航行留下的尾流,在一个大“S”型转弯以后,就将航行方向调整到了90°。
被网友称“福建”舰的航行轨迹极为诡异,或许是在寻找最佳的船头逆风点位,寻找出合适的甲板风。这样能让舰载机获得更大的相对风速,有助于舰载机起降作业。
据此,网友有理由相信,第七次海试的“福建”舰,在海上进行了歼-35等相关型号舰载机的电磁弹射起飞测试,是“福建”舰的重要时刻,无疑将为其入列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福建”舰的罕见举动,通过高速航行和大“S”型转弯,可使自身噪音场和电磁辐射发生变化,增加声自导鱼雷跟踪的难度,一定程度上也能干扰和规避反舰导弹的攻击。
此外,开源的商业卫星图像,能看到在距离“福建”舰约0.5公里处,出现了腾空而起的直径将近1公里的巨大水柱。稍有军事常识的网友,第一时间就能想到“福建”舰正在进行抗沉性能的测试。
这说明了福建舰在进行海上抗冲击试验,那么距离它交付中国海军的日子不远了。同为电磁弹射型航母,“福特”级在服役前夕,就进行了抗沉性能的测试。
当时,美国海军在距离 “福特” 号100余米外的海域引爆炸药,爆炸掀起的巨大冲击波,相当于3.9 级地震,导致 “福特” 号航母确实有部分舰体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