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停战谈判因为特朗普和马斯克的流量,3月初完全是霸屏的存在,然而到了3月底这件事已经上不了热搜了,可见其进展等同于原地踏步。普京以谈判的名义在暗中准备春季进攻,特朗普以谈判的名义不断完善他的矿产协议,泽连斯基焦头烂额地跟欧洲开会商量对策,在被俄罗斯军事占领和被美国经济殖民之间抉择,3个人4个方向,怎么可能有进展呢。
历史上的停战谈判,有的效率很高,从见面到签协议超不过1个月。1943年9月,意大利人在西西里岛和盟国坐下来讨论停战的事,1个月就签了协议;1945年4月下旬,纳粹德国代表与盟军谈判,十几天就签了投降书;还有1945年8月15号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9月2日就派人上“密苏里号”战舰签投降书,前后不到20天。
有快的当然就有慢的,有的谈了几年才签字,有的谈了十多年还签不了字。1951年7月,中美朝三方在开城启动朝鲜战争停战谈判,3个月后搬到板门店继续谈,一谈就是两年,直到1953年7月,终于签了《朝鲜停战协定》,谈判人员差点没熬倒。1968年5月,美国带着南越、北越和越共在法国巴黎讨论结束越南战争的事,4年零8个月后的1973年1月,《巴黎和平协定》才签下来。还有最近的一起是叙利亚内战谈判,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叙利亚内战谈判持续了12年半。
2012年5月,叙利亚内战爆发刚几个月,联合国就派人去叙利亚撮合谈判,项目名称叫“日内瓦进程”,直到2024年阿萨德提桶跑路,日内瓦进程终究没达成停战协议,算是以一方因故退出结了案。俄罗斯从2015年介入叙利亚谈判,并从2017年踢开“日内瓦进程”,另起炉灶以“阿斯塔纳进程”和“索契进程”主导谈判,累计举行21轮会谈,虽然达成了一些雷声大雨点小的协议,但终究没能实现停战。
回顾并总结一下上述案例,会发现一个大致规律:那些谈了三五年数十年的,交战双方的情况是没有一方战败还能继续打;而那些一个月就杀青的谈判,其实一方已经大势已去,投降是它唯一的出路。那么以这个大致规律套在俄乌战争中,很显然属于前一种情况,真要谈下去,三五年估计没结果。
特朗普或许不读历史,但一定读过总统每日简报,2017年到2020年的那4年,俄罗斯踢开美国带着土耳其和伊朗高调主持叙利亚停战谈判的进展,他在白宫每天都能看到。为什么4年后的今天,特朗普会认为他能在24小时让俄乌两国签署停战协议呢?而且还在竞选拉票的时候,把24小时停战作为一个大卖点到处兜售。即使是年轻的时候跟供应商谈特朗普大厦的门把手价格,24小时恐怕也搞不定。
但是特朗普非常自信,看他的传记从二十来岁自信到八十岁。他这次上台闹了两个月后,外界逐渐意识到他对停止俄乌战争没什么靠谱的计划,如果他不给乌克兰派美军或者给莫斯科发射核弹,他的情况恰如他羞辱泽连斯基的那样:手里没什么牌可打。援助舍不得,制裁已经够多了,还能拿什么逼俄罗斯就范呢?特朗普手头的情报显示俄罗斯捉襟见肘有些时日了,所以他幻想着凭自己和普京的私交,外加给乌克兰断供的诚意,一定能在24小时内说服普京停火,不管停30天还是3天,约等于竞选承诺兑现,不但面子保住了,还衬托了拜登的无能,以及欧盟26国领导人的拙劣。
但是普京没被他说动,他的面子没保住。尽管拉夫罗夫2月18日带人去了沙特,但是俄罗斯的停战条件一点折扣也没打,甚至比3年前的条件还要完善,普京是个成年人,他不做选择,他全部都要: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都要,乌克兰去军事化清算泽连斯基政府,乌克兰永不加入北约等等。这条件乌克兰一个都不会答应,造了那么大的势该如何收场呢?特朗普启动了B计划:威逼利诱乌克兰同意停战,他给乌克兰提供了一个“矿产协议”,告诉泽连斯基:要么签协议,要么我就把援助停掉。
此时的乌克兰有点任人摆布的样子,欧盟26国的政要们也都是要脸的人,他们一边给特朗普送上“趁火打劫”的帽子,并多次开会支持乌克兰。但是欧洲的政治模式、军事体系、军工产业从来都不是为战争设计的,所以他们的承诺要落实到战场上,没有三五年怕是做不到。泽连斯基无可奈何,只能跟特朗普讨价还价,最后双方约定的条件是:拿乌克兰矿产收入的50%成立基金会,换取美国的军事支持。尽管不情不愿,泽连斯基还是在2月28日前往白宫签协议。
从物理学或数学的角度,白宫的椅子处于同一水平线,但特朗普作为甲方爸爸或者作为施舍方,他内心的座位在上百级台阶之上,所以泽连斯基和他的人应该带着俯首称臣的感激进入白宫,如果能跪着爬进去当然最好。副总统万斯以及所有溜须拍马的人提前感受到了老板的心态,所以对不卑不亢的泽连斯基很不客气,有人嫌他感激的不够,有人嫌他态度傲慢,有人嫌他没穿西装,泽连斯基干脆在众目睽睽之下翻脸吵了架,协议没签就被特朗普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