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来来往往的相声演员中,有资质平平的演员,也有天赋过人的演员,但在郭德纲心目中,如果只能留下一个徒弟的名额,或许只有曹云金能够独占鳌头。

然而同样也是曹云金,至今成了整个德云社谁都不愿也不想提及的名字。



父子情深?

在郭德纲学相声的众多徒弟中,能够和郭德纲同吃同住一个屋檐下,被郭德纲手把手带过来的一个手都能数得过来,而曹云金就是其中之一。

观众曾经对岳云鹏的呼声很高,那是因为郭德纲力捧的结果,岳云鹏碰上了好时候,又恰巧赶上了曹云金离开德云社,但如果没有曹云金的离开,岳云鹏在德云社恐怕现在还在后台打扫卫生。



在曹云金面前,岳云鹏真的一点可以说是什么都不是,郭德纲称曹云金为“儿徒”,听听这个称呼就知道在郭德纲心里他的地位有多重。

刚拜郭德纲为师时,德云社才刚成立没多久,郭德纲自己都还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但曹云金知道郭德纲的实力,那时候就一心跟着郭德纲学习相声



为了养活德云社当时的徒弟们,郭德纲也到处跑龙套参加节目赚钱。

曾经在玻璃罩子里被外人当动物一样观赏的郭德纲,也品尝过英雄为五斗米折腰的心酸。



曹云金此时只关心自己是否被郭德纲所器重,他只在意自己的位置。

郭德纲给其他师兄讲相声,只因背着曹云金不让他跟着学,就被曹云金视为是师父想要打压他,但他不记得郭德纲给自己的栽培。



细节中见人品

曹云金有能力,这在德云社一直都是公认的事实,就连岳云鹏最红的时候接受采访时都说“自己只是赶上了好时候,但知道自己不是德云社最优秀的徒弟”。

但说归说,自从曹云金走后没人再说这个名字。



曹云金最火的时候,来听相声的一大半观众都是冲着他而来,而另一部分则是郭德纲的粉丝,在曹云金看来,郭德纲以及德云社离开自己,那就是天塌了。

曹云金逐渐意识到自己对德云社的重要性,于是他不允许众师弟们见到他不打招呼,如果见到他没叫他一声师哥,他便会教训对方,直到让对方意识到自己漠视曹云金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曹云金却可以无视师兄,甚至无视师父。

2010年郭德纲生日,曹云金给每个人敬了酒却故意晾着郭德纲,故意让郭德纲难堪,并且当众赌咒发誓要和德云社决裂。

谁也不知道曹云金的气是打从哪来,但郭德纲知道。



2006年郭德纲和德云社在相声界大火,很多观众被别有洞天被德云社独特的相声风格吸引,这让当时一直占据主流相声界的代表人物姜昆等人感受到了威胁。

姜昆从那一年开始以“低俗、恶趣味”等标签,向德云社发动攻击,并且试图排挤德云社所占领的市场。



郭德纲不打算坐以待毙于是也开始反击,他写的那部作品《我要上春晚》便是最好的反击。

然而作品里却影射了一些演艺圈的“潜规则”,引起了央视春晚导演的反感。

郭德纲和姜昆的反击战让郭德纲站在了央视的对立面,央视、北京台等各大主流官方媒体联合相关部门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封杀行动,一时间郭德纲以及德云社腹背受敌,四面楚歌。



但与此同时曹云金却加入了央视的阵营,因为他常年游走于德云社之外赚钱,他总嫌弃德云社能给的机会太少,德云社舞台太小。

就在郭德纲和央视撕扯地如火如荼的时候,曹云金从《相声大赛》中直接杀进决赛,当郭德纲得知此消息后,命令曹云金放弃比赛。



这件事让曹云金误以为郭德纲想要扼杀他成长的机会,想让曹云金永远留在德云社的舞台上,但背后的内因他却不听郭德纲多说一句。

直到郭德纲生日那天,这件事发酵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有人都知道曹云金是郭德纲最心爱的徒弟,就连郭德纲亲生儿子郭麒麟的才能都比不过曹云金,但反而唯独是曹云金认为郭德纲在打压自己。



势不两立 势均力敌

曹云金在自己的书中对学相声的经历谈的相当隐晦,并且不承认自己有师父这一段,更不提郭德纲如何教导自己。

曹云金认为自己很委屈,一直想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在师父心里的位置。



而在郭德纲的书里对曹云金的能力却赞赏有加,称曹云金是说相声的“鬼才”,但想必郭德纲的书,曹云金是不可能去看的。

曹云金和郭德纲是在2010年正式闹掰,但郭德纲直到2016年重修德云社家谱的时候,才正式将曹云金从家谱中除名。



至此这对曾经被外人视为情同父子的师徒关系,正式宣告终结。

如果论能力,岳云鹏在德云社是排不上名的,但岳云鹏即便是在众星捧月的时期,依然将自己比作是“白菜心”,将师父比作是“佛跳墙”,时刻记着郭德纲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德行和能力是相互成就又相互制约的两个品行,有能力无德行的是注定走不长远的,但如果德行足够即便能力有所欠缺,依然会成就一番事业。

曹云金曾经所做的一切,放在任何时代下都是会被写进羞耻史册的,事实摆在眼前没有冤枉一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