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可忙坏了我们国家的外交部和商务部。

怎么回事呢?

也奇了怪,欧洲多国政要似乎早商量好了一般,你方唱罢,他赶忙登场,要不就是相约同行。他们接二连三地来访,我们则欢天喜地地迎接,能不开心和幸福吗?

3月25日,意大利参议长拉鲁萨来访,国家副主席韩正与之会见。

3月25日,葡萄牙国务部长兼外长兰热尔来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友好接待和亲切会谈。

3月27日,法国外长巴罗来访,还是外交部长王毅热情接待。



3月28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和蔼接待,并与之坦诚、深入、务实地交换了意见。

中国正通过各种渠道向布鲁塞尔传递一个信息:现在是团结一致的好时机。

该信息在欧洲许多国家引起共鸣。法国外长巴罗在北京表示:“我们需要法中两国建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牢固的关系。”

看到一波波盟友竞相访问北京,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感觉这个月是没机会了,遂声明将于4月开展访华之行。

看这形势,即便不明真相的人,也能猜测出个八九不离十:欧盟多国要亲近和投靠北京了。

确实如此!

来访的政要里,最为关键的一个人物,便是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他可负责的是整个欧盟组织,多达27个国家。他来中国,肯定探讨贸易和经济方面的问题。他的行动和意向,就是欧盟的想法和目的。所以,他的到来,最能让我们国家领导人欢喜和自信。

当然了,咱们还是希望越来越多的欧洲各国政要都能来访。不管他们是心甘情愿,还是被逼无奈。因为,这是咱们国家受人喜爱、信赖和尊重的表现,这也是咱们国家能扩大贸易渠道、促进经济发展的好兆头。

想那以前,像今天这样,欧洲多国政要密集、竞相来访我国的场景寥寥无几。至为关键的原因,则是欧盟的心全在美国那里,仰美国的鼻息,跟在美国身后亦步亦趋,巴结讨好。

欧盟和我们的关系亲疏远近,要看美国的脸色行事。看到美国要贴乎我们了,欧盟也赶紧摇头摆尾,说几句好话。否则的话,欧盟就会跟美国一起朝我们龇牙咧嘴。

去年5月,美国白宫发布声明,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关税税率将从25%提升至100%,若算上美国针对电动汽车征收的2.5%基础关税,最终税率将达到102.5%。

三个月后,欧委会也对我们出手了,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反补贴税的决定草案,其中比亚迪、吉利汽车、上汽集团将分别加征17.0%,19.3%、36.3%,其它合作公司征收21.3%,其它非合作公司征收36.3%。

我国政府对欧委会这一贸易保护主义做法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抗议和不满,哪怕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欧盟仍无动于衷,人家是铁了心地要加税,要跟美国保持步调一致,唯美国马首是瞻。

一句话吧,美国怎么对我国,欧盟就效仿着怎么对我国。

那么,为什么今天,欧盟对我们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呢?

说实话,欧洲多国的高调访华行为,一定会让美国大为震惊和愤怒的。他们不是不懂得,也不是不深知其影响和后果。可他们为什么还要一意孤行、无所畏惧、大有豁出去的意图呢?

这是他们被逼无奈、忍无可忍的结果——美国欺人太甚,太自私,太强硬,太霸道!

欧盟本一心一意地想跟随和听顺美国,可美国呢,根本不真心实意地回馈欧盟,而是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得失,丝毫不管欧盟死活。

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在来访之前,曾苦口婆心地试图说服美国人相信关税战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谁知,美国政府竟然不屑一顾,依旧态度强硬坚决,我行我素。在这种情况下,绝望至极的谢夫乔维奇才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北京的土地。

谢夫乔维奇的访华,肯定得经过欧盟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默许。也就是说,连欧盟委员会主席也对美国大失所望、心灰意冷了。



咱们要知道的是,身为主席的冯德莱恩可是一个长期对咱们国家保持强硬立场的主。她都这样,那27个成员国,别说全部了,不得大部分都和她保持一个基调和节拍?

作为冯德莱恩特使的谢夫乔维奇本以为他的行动会警醒美国,让其回心转意。谁知,美国总统特朗普竟然丝毫不在意,反而变本加厉,高调宣布对非美国制造的汽车征收新的关税。

特朗普的这一表态,一下子夯实了冯德莱恩和谢夫乔维奇亲近和投靠北京的决心和信心。

冯德莱恩发帖对此表示遗憾,并称该关税“将对美国和欧盟的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对消费者则更不利。”

换句话说吧,欧盟的移情别恋,都是美国政府傲慢自大、打压歧视和自私自利的结果。

但咱们还要非常清醒地明白,欧盟的这次倒戈,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被迫无奈、忍无可忍和不得已而为之的。

其实,对咱们国家而言,不管你出于什么原因,咱们只看结果。只要来了,哪怕昨天是不共戴天的仇敌,我们也举双手欢迎。

毕竟,多一个朋友多一条道。

再说来,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若干倍吧!

咱们中国,以前早就不止一次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提醒和告诫欧盟,赶紧丢掉美国这个“奶嘴”,赶紧独立自主起来,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可是,欧盟始终不以为然,总以为跟随美国这个老大,不会吃亏的。可而今,吃不吃亏,欧盟心里最清楚了,外人也心知肚明。

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的分析师萨丽·哈夫伦分析得一针见血,鞭辟入里:

“我们看到,对华态度的变化一方面来自欧盟委员会,其主席冯德莱恩论调更温和的讲话就是证明;此外也来自西班牙,它正在大力推动与中国的更多互动。

虽然冯德莱恩等布鲁塞尔主要人物长期对北京保持强硬立场,但许多欧洲领导人都赞成与北京和解。随着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日益成形,中国意识到了跨大西洋联盟的摇摇欲坠,因此坚持将自身树立为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

咱们可得多多感谢特朗普总统,要不是他的“英明”决策,欧盟是绝不会心急火燎地投靠到我们中国的怀抱的。

中国和美国,哪个才是最合适和放心的贸易伙伴,欧盟早就心如明镜。

早在疫情后中国重新敞开大门之际,许多欧洲领导人就开始定期访问北京,因为他们都意识到,中国之行总是最富有成效的。

我们国家始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合作共赢,互利互惠”,对美国如此,对欧盟同样。

美国呢,总想着借助关税战、贸易战、金融战等卑鄙恶劣的手段来打压阻遏我国的发展,意图保住它的霸主地位。特朗普在1.0时代起悍然发起,继任者拜登变本加厉,再到特朗普2.0时代,美国不仅未能如愿得逞,反而让美国的贸易逆差额越发加大,且让我国不管是经济、科技和军事都取得了令世界震惊和瞩目的硕果。

特朗普对美国之外的所有国家一视同仁,如对所有输美汽车征收25%的关税。其实,这对我国几无影响。因为,我国汽车在美国的直接销量目前可忽略不计。

如2023年,我国品牌汽车在美国销量不足1万辆,占美国市场比例微乎其微(全年总销量约1500万辆)。

我国的电车虽然出口量逐年猛增,但只集中于欧洲、东南亚等地,很难插进美国市场——关键是政策限制,如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要求电动车供应链“去中国化”。

也就是说,特朗普征收汽车关税,对欧盟打击最大了。因为,汽车是欧盟的重要出口商品类别,如德国的宝马、奔驰,法国的雪铁龙等都赫赫有名。

特朗普的这一自私和强硬行径,无形之中撕裂了与欧盟的关系,硬生生把欧盟逼向了我们这边。这可是我们最最渴盼和希望的。

2024年,我国对欧盟汽车出口总量为98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占比约58%(57万辆),但增速明显放缓,原因是欧盟在2024年7月起对我国的电动车征收最高达37.6%的临时关税。

即便如此,个别车企,如上汽集团,2024年在欧盟、英国和北欧三国销量达24.46万辆,成为欧洲销量最高的中国车企。



2024年,相比较2023年对欧盟汽车出口71万辆的总量,也是在增长的。

近些日,欧盟总部和欧洲多国走马灯似地竞相来我国访问,这是疏远美国亲近我国的表现。

欧盟能主动亲近投靠我们,下一步,取消贸易壁垒限制,是水到渠成的事。那么,我国出口到欧盟的汽车总量必定会大增。不仅是汽车,还有别的好多好多的商品,也一定会滚滚涌向欧盟的。

反过来呢,欧盟的东西,也会源源不断地流向我们国家。

如此的话,不管是我们国家,还是欧盟,不都是大赚特赚,双赢共富吗?

合作,才能共赢;互利,才能互惠。

这是颠扑不破的至理名言,放之四海而皆准!

【我是@心花手中开,感谢你的阅读,也希望你能点赞、评论和转发,带给更多的人知识、道理和能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