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广播电视局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舆论引导、指导精品创作、严格行业监管,努力推动全省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


聚焦主线抓导向

深化网络视听平台“首页首屏首条”和短视频“首屏首推”建设,结合重要节点和安徽省实际,安徽局指导督促各级网络视听平台认真落实宣传任务,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安徽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等重大主题,通过“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江淮改革实景图”等专题专栏,展示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美好安徽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在展示安徽形象方面,2024年4月启动以“春游江淮·茶香祁门”为主题的基层采风活动,安徽局协调全省81家融媒体机构围绕“大黄山”创作短视频90个,在海内外30多家新媒体平台全面推送。该活动2小时直播期间,全网观看总人数458.7万,抖音平台话题量23万,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文化参赞张和清点赞转发。5月组织全省融媒体记者赴郎溪县磨盘山遗址采风,充分拓展传播渠道,通过20多个海内外新媒体平台和账号推送作品,获得19位中国外交官点赞转发。


聚焦内容推精品


依托“中国梦 新征程”“网络视听精品创作传播工程”等国家级征集推介活动,评选扶持优秀作品。《包公的故事》等5部作品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梦 新征程”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守松日记》等5个项目入选总局网络视听节目季度推优作品,《亲爱的厨神大人》等3部作品入选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安徽局还联合省委网信办、省电影局、六安市政府等举办第七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入选总局大型国际传播活动“视听中国”之“魅力中国”单元,填补安徽省这项国家级活动的空白。


积极响应总局部署,安徽局实施“跟着微短剧游江淮”行动,在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活动方案,共征集剧本(大纲)80部,推动一批取景地“出圈”、引流。与安徽省委宣传部联合征集“皖美呈现”微短剧、短视频;与安徽省教育厅等联合举办大学生创意短视频大赛;指导安徽广播电视台上线“开心饭米粒”微剧场;建立“饭米粒微短剧创作联盟”,围绕文旅、科创、地方品牌企业等主题全方位策划开展“微短剧+”活动,组织“识微见远——微短剧创作谈”主题活动,指导黄山建立网络微短剧审查分中心,协力打造大黄山整体品牌。同时,协助黄山、合肥、芜湖等市与腾讯视频对接,助力网络微短剧创作和城市形象推广。

聚焦稳定严监管

安徽局指导网络视听机构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播前三审、重播重审、总编辑负责制、播音员主持人持证上岗和执业注册等制度,规范从业人员参加社会活动和网络信息发布等行为。制定《安徽省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办法》,进一步规范审查标准、严格把关程序,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注重网络视听平台和广电行业舆情研判分析和动态管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全省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双随机 一公开”检查,实地抽查12家单位,现场筛查问题并督促整改,排除风险隐患。抓好网评工作管理,着力打造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网评员队伍,守牢网络舆论主阵地。

组织“清朗”“江淮净网”以及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公共视听载体、非法互联网电视应用软件和终端设备等专项治理行动,全面排查封堵各类有害网络视听内容,规范行业发展秩序,时度效走在全国前列。

聚焦发展优服务

安徽局通过安徽广播电视精品专项资金,扶持网络视听项目29个,拨付资金90万元。争取省委宣传部支持,将网络视听作品列入省级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竞争性项目,每部作品最高可获得激励资金100万元。指导合肥、黄山、包河区等部分市县(区)出台、完善地方扶持政策,积极调动各级各方面创作热情。

此外,协助阅文集团、星际数科落户安徽,推进头部企业与安徽省战略合作。助力合肥国家广电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加速发展,培育、扶持入驻企业,打造优质营商环境。还通过“理论授课+实战练兵+评优表彰”的方式,对来自全省各级融媒体机构共130余名业务骨干进行培训,努力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