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下辖7个地区管理局,分别是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新疆地区。
作为全国民航业最为发达的地区,2024年,华东民航各家机场表现又怎么样呢?
华东地区共拥有47座机场,具体分布为:上海2座、江苏9座、山东10座、浙江7座、福建6座、江西7座、安徽6座。那么
2024年,华东地区47个机场:
旅客吞吐量42143.35万人次,同比增长18.3%;占全国的28.8%。
货邮吞吐量736.18万吨,同比增长9.2%;占全国的36.7%。
起降架次329.98万次,同比增长6.8%。
一、华东6省1市:谁最强?
华东总共有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福建、江西、安徽等6省1市。
民航旅客乘机人数最多的依旧是经济中心上海。
2024年,华东地区各省市机场旅客吞吐量情况如下:
第1:上海,12473.11万人次,同比增长28.6%。
上海凭借浦东、虹桥两大枢纽机场,在华东地区是独一档的存在,其增速也是领先的。
是华东唯一个亿级地区。
第2:浙江8453.29万人次,同比增长14.2%。
浙江是第二档,拥有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机场,在华东地区稳居第二,力压江苏、山东等强省。
坐飞机的人多,一方面说明浙江人富有,另一方面,浙江也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
第3:山东,6486.13万人次,同比增长16.2%。
坐拥济南、青岛两大机场的山东再度超越江苏,排在华东第3。
第4:江苏,6258.66万人次,同比增长14.2%。
作为国内第二经济强省,在华东也只排第4,增速排名第3。
当然江苏最发达地区苏州没有机场,很多人到上海坐飞机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江苏强的是每个机场都不弱,但没有特别突出的枢纽机场。
第5:福建,5277.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8%。
2024年,福建增速在华东地区排第二,厦门、福州、泉州三大机场表现都不错。
第6:江西,1603.86万人次,同比增长7.0%。
第7:安徽,1591.11万人次,同比增长6.9%。
江西、安徽一方面经济体量相对较小,又是华东最不发达地区。
此外在华东地区中又是更处于中部的两省,受高铁冲击更大。
规模最小,增速最慢。
二、华东47座机场:客运量排名如何?
华东47座机场(民航运输机场,不含通用机场),按照旅客吞吐量人次,可划分为5档。
第一档:7000万级,1座机场
第1:上海/浦东7678.70万人次,增长41.0%。
由于国际航线加速开辟,中国第一国际机场浦东机场增速惊人。
第二档:4000万级,2座机场
第2:杭州/萧山4805.39万人次,增长16.7%。
第3:上海/虹桥4794.41万人次,增长12.8%。
除疫情以外的正常年份,杭州萧山首次超越上海虹桥机场。
第三档:2000-4000万级,4座机场
第4:南京/禄口3117.97万人次,增长14.0%。
第5:厦门/高崎2790.69万人次,增长15.8%。
第6:青岛/胶东2618.07万人次,增长22.2%。
第7:济南/遥墙2001.21万人次,增长14.0%。
这四大机场分别是江苏、福建、山东的最强机场,有意思的是福建、山东的都不是省会机场。
山东占了两座。
第四档:1000万级,13座机场
第8:福州/长乐1529.98万人次,增长15.9%。
第9:宁波/栎社1473.34万人次,增长14.2%。
第10:温州/龙湾1253.26万人次,增长7.2%。
第11:合肥/新桥1248.14万人次,增长11.7%。
第12:南昌/昌北1126.79万人次,增长10.4%。
第13:无锡/硕放1050.43万人次,增长19.4%。
超千万人次的前11大机场中,浙江3个,上海2个,山东2个,福建2个,江苏2个、安徽、江西各1个。
第五档:1000万级以下,34座机场
第14:泉州/晋江884.25万人次,增长31.5%。
第15:烟台/蓬莱863.36万人次,增长14.7%。
第16:常州/奔牛456.24万人次,增长13.2%。
第17:南通/兴东410.25万人次,增长12.1%。
第18:义乌340.22万人次,增长14.7%。
第19:扬州/泰州364.86万人次,增长11.8%。
第20:徐州/观音342.82万人次,增长14.5%。
第21:舟山/普陀山263.32万人次,增长9.8%。
第22:威海/大水泊270.88万人次,增长5.4%。
第23:临沂/启阳246.84万人次,增长5.5%。
第24:台州/路桥214.22万人次,增长6.2%。
第25:赣州/黄金193.81万人次,增长1.3%。
第26:淮安/涟水183.31万人次,增长14.6%。
第27:盐城/南洋176.64万人次,增长4.6%。
第28:连云港/花果山156.16万人次,增长7.9%。
第29:济宁/大安140.75万人次,增长28.9%。
第30:阜阳127.11万人次,增长31.2%。
第31:东营/胜利116.33万人次,增长9.1%。
第32:芜湖/宣州108.92万人次,增长-11.4%。
第33:衢州103.55万人次,增长17.2%。
第34:菏泽/牡丹95.11万人次,增长24.8%。
第35:日照/山字河89.49万人次,增长9.7%。
第36:吉安/井冈山92.89万人次,增长12.6%。
第37:上饶/三清山60.97万人次,增长55.3%。
第38:宜春/明月山49.96万人次,增长-36.3%。
第39:潍坊44.08万人次,增长-34.5%。
第40:安庆/天柱山39.57万人次,增长-37.0%。
第41:景德镇/罗家48.77万人次,增长-15.9%。
第42:黄山/屯溪42.26万人次,增长-26.4%。
第43:武夷山27.21万人次,增长37.4%。
第44:九江/庐山30.68万人次,增长5.9%。
第45:三明/沙县31.57万人次,增长-4.0%。
第46:池州/九华山25.12万人次,增长-20.9%。
第47:连城/冠豸山13.48万人次,增长-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