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在进行第7次海试的“福建”号航母海试照片曝光。从照片上来看,不仅在海上进行了2次往返直线航行,还进行了大S型急转弯。
大型航母往返直线航行,一般来说就是为了让航母能够通过“顺风-逆风”航行,让舰载机起降更加高效。在逆风航行情况下,甲板风更加猛烈,舰载机的起飞效率会更高。在顺风航行情况下,舰载机可以借着风势,更加安全快速的在航母飞行甲板上降落。
换言之,在第7次海试中,“福建”舰很可能已经进行了海上弹射舰载机和海上回收舰载机作业。至于参与舰载机起降作业的是歼-35、歼-15T还是空警600,目前还不得而知。
网友设想的CG图
此外,相关照片显示。在第7次海试期间,“福建”舰旁疑似还出现了几百上千米的爆炸水柱,好像是在进行首次抗冲击试验。但通过辨认其在阳光下的阴影,可以发现这明显不是所谓的爆炸水柱,因为爆炸水柱,一般只有一次,不会在旁边出现另一个小水柱。所以,这只是一大片云彩。
海上抗冲击试验,主要是测试军用舰艇在面对大当量、近距离的水下爆炸时,舰体结构、舰载船电设备和舰载武器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和可靠性。对于人民海军来说,这并不算什么新鲜事。在此之前,中国海军就曾经公布过我军052D型导弹驱逐舰的海上抗冲击测试。
对于舰载设备更多的航空母舰,尤其是大型舰队航母来说,海上抗冲击试验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毕竟,在战时情况下,航母遭受对方鱼雷攻击的可能性很高。
各种大当量鱼雷很可能会在距离航母非常近的距离被引爆,提前知晓哪些船电设备、舰载航空配套设施在多大爆炸冲击波下,需要紧急检查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并不是每一艘航空母舰在正式服役前,都需要进行海上抗冲击试验。一般来说,某一个型号进行过海上抗冲击试验就足够了。美国海军字1987年对“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罗斯福”号进行海上抗冲击试验之后,一直到“福特”级电磁弹射核动力航母的首舰“福特”号,才又进行了海上抗冲击测试。
从结构上来说,“福建”舰和“山东”舰、“辽宁”舰这两艘滑跃起飞型航母大为不同。此前针对“辽宁”舰和“山东”舰的海上抗冲击测试,对于“福建”舰来说已经不够了。所以,从理论上来说,“福建”舰大概率是会自己单独再进行海上抗冲击测试的。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福建”舰,而且适用于目前还未出现的004型核动力航母。
“福建”舰的水下抗冲击试验测试数据,只对003型航母有用。后续建造的其他003型航母,可以不用再进行水下抗冲击试验。但004型核动力航母,其舰体结构和舰载系统很明显会和003型航母不同。
因此,在004型核动力航母进行海试时,我们还需要再对其进行单独的水下抗冲击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