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30日,为期三天的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论坛汇聚了政产学研企各界人士。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蔚来董事长李斌等一众车圈大佬齐聚一堂。



此次论坛干货很多,尤其是发改委在论坛上,不点名批评了某些车企,“不惜牺牲利润抢占市场,虚假宣传恶意抹黑”言语犀利,不留面子!

发改委指出,现在汽车行业无序竞争的问题太严重了。有些车企为了抢市场份额,那真是不顾一切,不惜牺牲利润,把价格压得特别低。

就好像前阵子,好多车企开启了降价大战,一款原本定价挺高的车,突然大幅降价,看着是让消费者捡了便宜,可背后问题不少。

车企利润少了,后续拿什么钱去搞研发、提升技术呢?长此以往,汽车的技术创新肯定会受到影响,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可能出问题。



大家想想,车企利润一直降,为了节约成本,会不会在生产环节偷工减料呢?答案是很有可能。

之前就有报道,某品牌汽车因为过度压缩成本,导致零部件质量不过关,出现了安全隐患。

恶性价格竞争难免造成汽车产业的倒闭潮,大批员工降薪或失业,其影响的将不再仅是汽车市场秩序;同时会造成汽车市场消费能力的下降。

无序竞争的长期存在,不仅短期内造成行业利润下降,更对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了威胁。



除了打价格战,还有更过分的。虚假宣传、恶意抹黑这些不正当竞争手段都用上了。

一些企业通过夸大产品性能、虚构技术参数等手段误导消费者,甚至雇佣网络水军编造虚假评价,恶意攻击竞争对手。

有的车企宣传自己的车续航能达到1000公里,可消费者买回去实际一用,连一半都跑不到,这不就是坑人嘛!



还有些车企,专门雇水军在网上攻击竞争对手,说人家车这不好那不行,全是毛病,就为了抬高自己。

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也让消费者越来越难信任车企。

2024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已突破千万辆大关,但与之相对的,是消费者对续航虚标、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的投诉量也在攀升。



再说几句

此次为官方不点名批评某些车企,但是发改委的态度是明确的;如果相关企业还不收敛的话,下一步则将是被“及时通报”的点名批评。

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才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发改委将与有关部门一道,及时通报不正当竞争的典型案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