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荒啦,朋友们!

3刷《哪吒之魔童闹海》后,笔者对院线新电影的期待阈值增高,太多新片都提不起兴趣。

春节后只看过王家卫的“加长”版《花样年华》。



为增加看电影的仪式感,该版新加的内容只在电影院放映(后续也不会出现在流媒体)。

日前87版《倩女幽魂》重映,上映3天,票房就破了千万,不得不说张国荣和王祖贤YYDS!



试想,如果有更多经典电影重映,哪还有什么片荒?

下面盘点10部最值得重映的经典华语片,片单和排名仅代表个人观点。

第十名:《新龙门客栈》

豆瓣评分:8.7

上映日期:1992年

徐克继承胡金铨的衣钵,在前辈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武侠,将孤臣孽子的故事演绎成大漠里永恒的经典。



书生剑客周淮安侠胆仁心,侠女邱莫言不让须眉,老板娘金镶玉风骚入骨,宇宙最强厂公曹少钦,鞑子厨师居然是绝世高手...



尽管本片上映20周年时在国内院线重映过,可经典的魅力在于经得起岁月考验, 如老酒愈久愈醇厚。

第九名:《精武英雄》

豆瓣评分:8.7

上映时间:1994年

导演陈嘉上,李连杰主演,袁和平担任武术指导。

翻拍自李小龙的经典作品《精武门》,从剧情深度、动作设计和思想内涵上,实现了对经典的致敬和超越。



电影摒弃了传统功夫片的花拳绣腿,追求真实的打斗风格。

在思想认知上不再拘泥于民族仇恨,而是展现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和胸怀,并探讨了武术的意义。

本片被誉为“世界级功夫片的教科书”,是李连杰及中国功夫片的一个高峰。



该片属于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在香港上映时票房不佳,在北美的碟片的出租收益却高达1675万美元。

如果重映,本片值得一张补票。

第八名:《血战台儿庄》

豆瓣评分:8.8

上映时间:1986年

本片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正面讲述国军为抗击侵华日军而浴血奋战的全景式影片。



电影里既有李宗仁等将领指挥若定,也有普通中国士兵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还有爱国华侨的慷慨相助,全景式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

本片上映后好评如潮,推动和改善了两岸关系。

电影所弘扬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抵御外侮时不怕牺牲、团结一心、共赴国难,这在当下依然值得被再次提及。



共同的记忆被尊重和认可,或可促进出走的孩子早点回家。

第七名:《横空出世》

豆瓣评分:9.4

上映时间:1999年

这是中国影史上极具分量的主旋律史诗巨作,由陈国星执导,李雪健、李幼斌和陈瑾等实力派演员主演。

影片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发为背景。



真实再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家、军人和建设者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创造“两弹一星”的奇迹。

在没有超级计算机的年代,中国人用算盘打出大国底气。

西方有《奥本海默》,我们有不输阵的《横空出世》。

当电影里那声原子弹的轰鸣穿越时空,在当下的IMAX影厅再次炸响,它已超越电影的意义。

那是中国人在绝境中冲破封锁的呐喊,是荒漠风沙也掩不住的信仰之光。





重映是向经典致敬,更是对当下中国年轻人的拷问:我们是否也有把帐篷扎进戈壁滩的孤勇?

第六名:《我不是药神》

上映时间:2018年

这是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里程碑之作,由文牧野执导,徐峥主演,改编自白血病患者陆勇的真实故事。



本片以“天价抗癌药”为切入点,直击社会民生最尖锐的问题“看病难、药价高”,深刻揭露了底层人的医疗困境和人性挣扎。

该片打破了现实题材和商业片的界限,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并推动“抗癌药降价”等实际政策调整。

当银幕再度亮起,程勇囚车外是长街上众人目送他离开。



本片证明了:电影可以不是现实的避难所,而是劈向冰面的斧头。

第五名:《功夫》

豆瓣评分:8.9

上映时间:2004年

周星驰自编自导自演的巅峰之作,周氏无厘头喜剧的集大成者,也是后现代解构武侠的一次狂欢。

入选BBC“21世纪百大电影”更是证明其影史地位。



包租婆除了叼烟卷骂街还会狮子吼,包租公其实是太极高手,瞎子琴魔杀人于音波,周星星将“高手在民间”玩到极致。

“还有谁”、“洗地”、“你想学啊?我教你”、“别以为你长得帅我就不打你”...

这部电影创造的梗至今还在流传,是短视频时代创作者取之不尽的素材宝库。

笔者问AI,现在的年轻人还会进电影院看《功夫》么?



对于他的回答,笔者简直拜服。

这个问题或许该反过来问:如果没有在影院看过《功夫》,他们的观影人生,算完整吗?(这是AI的答案)

第四名:《让子弹飞

上映时间:2010年

如果你玩小破站,一定知道 “让学”必须申遗。

一部电影能衍生出“让学”,并产生众多“让学大师”,似乎无片能出其右。



15年过去了,张麻子那句“站着把钱挣了”依然是社畜们的终极理想。

年轻人分手也可以有黑色幽默,“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公平,公平,还是T M D公平”,早已成了互联网热搜的万用模板。

电影贡献了超过50个出圈金句,是真正的“中文互联网梗库”。

“让子弹飞一会儿”不再是一句台词,而是对现实的预言和种子,早已在年轻一代的心里长成参天大树。





若电影重映,影迷买的不只是电影票,而是一张加入“觉醒者联盟”的入场券。

都2025年了,谁还在假装看不懂《让子弹飞》?

第三名:《鬼子来了

豆瓣评分:9.3

上映时间:2000年(戛纳电影节)

25年后,这部姜文导演最深刻的作品和“禁片”,依然是一把刺向历史与人性的“未解封之刃”。

本片在内地未能上映,却在国际上收获了极高的评价(获得仅次于金棕榈的戛纳评审委员会大奖),是华语影史上具有深刻思想价值的作品。





姜文打破传统抗日片的“善恶二分法”,村民为保命私藏日本俘虏花屋小三郎。

从“杀人还是放人”的纠结,到与日军联欢的魔幻狂欢,最终演变成全村被屠的惨剧。

“我不是日本人,我是日本农民”的台词,更是道明了军国主义与平民的共生关系。

当马大三滚落的头颅在银幕上定格,这场对历史和人性的审判就注定无法终结。



《鬼子来了》或许永远无法在内地公映,但正是这种“缺席的存在”,让它成为丈量社会思想水位的一把标尺。

第二名:《高山下的花环》

豆瓣评分:9.5

上映时间:1984年

由谢晋执导,以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打破主旋律电影的“完美英雄”叙事。



直面战争的残酷和军队的内部矛盾,兼具尖锐的批判性和深沉的人道主义,是国产战争片不可逾越的高峰。

战士们“英雄亦凡人”,他们有私心,会产生因家庭负担想退伍的恐惧,有在遗书中留下“欠账单”的。

可这些并不妨碍他们在战场上迸发出惊人的勇气。

个体的命运与国家使命交织在一起,更能让人共情且催人泪下。





电影既歌颂了爱国主义,也追问战争的意义,“牺牲是为了让后人不再打仗”。

如果本片能够重映,其最大的价值在于提示国产片:主旋律叙事与人性深度本可共存。

第一名:《霸王别姬》

豆瓣评分:9.6

上映时间:1993年

陈凯歌执导,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

以京剧名伶程蝶衣与段小楼跨越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个人命运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幻灭。



影片不仅是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更是一部探讨性别、艺术与政治的宏大寓言。

唯一斩获戛纳金棕榈奖的华语电影,并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百大不朽电影”。

本片是豆瓣TOP250里排名第一的华语电影,加上西片的话,仅次于《肖申克的救赎》。



这部电影的伟大在于它既是个人悲剧,亦是民族的缩影。

如果重映,本片一定会震惊新一代的影迷,原来华语电影也曾达到如此高度。

总结

这是一份私人的片单,尽管参考了影片的豆瓣评分、影响力和影史地位,可依然有管中窥豹之嫌。

观影本就是一件私密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想去电影院重温的经典,在光影里和无法再见的人重逢,和失去的爱人再次对话。

如果以上10部电影重映,你会选择看哪一部?

或者,你的心头好并不在其中,请在评论区写出她的名字。(撰文:木未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