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正在北京举办的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迈上新台阶,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占全球总产量的65%,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下一步,我国将从多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完善支持政策 持续巩固扩大产业竞争优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完善支持政策,持续巩固扩大产业竞争优势。在技术上,加快动力电池关键材料、车用芯片、高效混合动力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研发。在自动驾驶方面,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完善标准体系,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


加快充电领域新技术新业态创新培育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到1281.8万台,同比增长了49.1%;整个行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持续推动充电设施补短板建设,重点加快充电领域新技术、新业态的创新培育。

未来将适当加大换购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28日我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已超176.9万份,全国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已累计零售超205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约34%。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入实施汽车以旧换新,适当加大换购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释放存量消费潜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式值得全球借鉴

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将于3月30日闭幕。本届论坛上,记者注意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蓝图里,整体表现并不均衡。不少嘉宾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模式值得全球借鉴。


在这次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联合国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四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了近八倍,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20%,其中,超过60%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都来自中国。除中国外,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也呈现出强劲的电动化趋势。泰国过去四年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10倍,韩国增长了5倍;与中国、泰国、韩国不同的是,欧洲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所下滑。


2024年,销量同比下降2.2%。此外,截至2025年初,美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仍然较低。



为了实现《巴黎协定》的长期目标,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交通运输处长卡特琳表示,到2030年,全球新车60%的销量需为新能源汽车,才可以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在去年,联合国也提出了“亚太电动出行倡议”,旨在成员国间交流知识、协同推进转型,协助各国制定国家电动出行政策,加快全球交通绿色低碳转型。

(央视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