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中部突然地动山摇,一场7.9级强震以摧枯拉朽之势撕裂大地。高楼成片坍塌、桥梁断裂、道路扭曲,曼德勒市区东北方向20公里外的震中地带,瞬间满目疮痍,地表建筑像纸糊的一样被撕得粉碎。说真的,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种天崩地裂的绝望。

短短几秒的天崩地裂,已让缅甸全境近1700人丧生、3400余人受伤,更有上百人至今下落不明。废墟中,求救声、哭喊声混杂,余震不断、物资匮乏,连缅甸政府都不得不承认:“我们已无能为力,急需国际援助!”


这场地震的威力堪比“上千颗广岛原子弹”,不仅缅甸遭重创,泰国、越南、中国云南等地也地动屋摇。泰国曼谷的写字楼里,白领们头晕目眩地逃向街头。灾难面前,人类何其渺小?

曼德勒的街道上,一位华人店主颤抖着回忆:“整条街的楼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去,灰尘遮天蔽日,到处都是呼救声。”钢筋水泥建筑粉碎性倒塌,叠饼式废墟下压着无数生命。医院爆满、手术设备告急,连抗生素都成了奢侈品;曼德勒机场跑道开裂,救援物资卡在半路,灾民们只能在37℃高温下干熬。


300公里外的泰国曼谷,恐慌同样蔓延。轻轨停运、交通瘫痪,人们涌向公园避难。一栋在建高楼轰然倒塌,搜救队用挖掘机刨开钢筋,抬出的却是冰冷遗体。当地紧急停课、开放公园给民众过夜。

天灾无情,但人类的勇气与团结,总有一群人,逆着死亡与绝望,以血肉之躯架起生命通道——中国救援队,来了!


地震发生不到24小时,中国多支救援队已星夜集结。北京出发的82人“国际重型救援队”,带着22吨装备飞越3600公里,落地仰光后连夜挤上大巴,在颠簸中咬牙赶赴曼德勒。一名队员背着25公斤装备苦笑:“飞行5小时,坐车十几小时,到了就得干活——但必须顶得住!”云南医疗队更拼,携生命探测仪、无人机等112台“黑科技”包机驰援,成为首支抵达缅甸的外国队伍。

面对粉碎式倒塌的危楼,中国队员的每一步都像走钢丝。搜救犬嗅探、雷达探测仪扫描、液压钳破拆……专业流程背后,是对生命的极致敬畏。救援包里塞满自带的食物和水,这样做就为了不给灾民添负担。医疗队提前备好皮肤病和传染病药物,连心理疏导方案都列入了计划。


在厦门高崎机场,一支中国救援队整装待发时,候机厅里一名泰国女士突然双手合十,泪流满面:“谢谢你们!我快哭了……”这眼泪,既是为缅甸灾民的共情,更是对中国担当的致敬。同为东南亚邻国,她太清楚天灾的残酷;而中国救援队的“神兵速度”,让她看到了绝望中的希望。


中缅边境线绵延2100公里,两国百姓世代比邻而居。这次救援,不仅是“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化,更是“共饮一江水”的兄弟情义。正如缅甸华人自发加入搜救、商家免费发放物资一样,中国救援队的行动,让“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废墟上托起生命之光的真实力量。


7.9级地震可以摧垮房屋,却撼不动跨越国界的善意。中国救援队的专业与高效,泰国女子的眼泪与感恩,缅甸灾民鞠躬致谢的瞬间……这些碎片共同拼出一幅人类携手抗灾的壮阔图景。天灾面前,没有超级英雄,只有凡人血肉之躯的坚守。而这份坚守,恰恰是人类最闪耀的“神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