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刀郎巡回演唱会武汉站在武汉体育馆拉开帷幕。

尽管刀郎在此之前发了宣传视频,尽管刀郎过去的演唱会开一场爆一场,但当25万人齐聚武汉体育馆的一幕出现后,众人还是惊呆了。



那可是25万人,不是2500人,十几年前的一次采访中,大衣哥朱之文说自己家门口来了3万人,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他在吹牛,怎么可能呢?一个草根歌手怎会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



谁能想到,十几年后,即将年满54周岁的刀郎,一声令下,能够吸引25万粉丝齐聚武汉,这种号召力,我们在天王巨星身上都不曾见到!

而随着武汉演唱会的成功举办,关于刀郎的三个谎言彻底藏不住了。



谎言1:刀郎的歌曲不具备审美特点

2010年某音乐盛典颁奖典礼上,评委主席那英以刀郎的歌曲不具备审美特点为由将其淘汰,让刀郎与10年影响力歌手失之交臂。



拿不拿奖,刀郎并不在意,让他无法接受的是:那英只是一个靠唱别人歌曲走红的女歌手,不懂创作,怎能给他的原创音乐随意贴标签?



如果刀郎的歌曲不具备审美特点,怎能圈圈到2100万粉丝?怎会出现场馆内外10余万人陪他一起唱一起哭?

老百姓的眼神都是雪亮的,民间也一直有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的说法,老百姓认定的歌曲和艺人,才是真正能够走得长远的。



谎言2:刀郎的粉丝都是农民

前有那英的“喜欢听刀郎歌曲的都是农民”,后有丁太升的“歌曲制作粗糙,歌词媚俗”

在这些主流歌手和乐评人眼中,刀郎的作品是不入流的,只适合农民和城乡结合部的人听。



但从武汉体育馆场外的情况来看,听刀郎演唱会的不全是农民

虽说现在的生活好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提升了,但让他们花几百块,甚至上千块奔赴武汉听刀郎演唱会还是有难度。

既然这25万人不全是农民,自然“喜欢听刀郎歌曲的都是农民”这种说法就立不住了。



谎言3:中老年歌手没有票房号召力

在开始线下演唱会之前,很多人唱衰刀郎,认为当下演唱会消费主力是年轻人以85后、90后、00后为主。

刀郎是1971年生人,他的粉丝基本上都是70后,80后,不属于消费主力,都能选择上万人的体育馆,很难出现满坑满谷的情况。



让这些人没想到的是,刀郎所到之处无过人满为患,不管哪座城市,只要门票开售,基本上都是秒空

武汉体育馆外的25万人打破了之前厦门站的记录,按照目前的热度,25万人也不会是刀郎的最好成绩。



所以,喜欢刀郎的不全是农民,喜欢看刀郎演唱会的也不都是中老年人,刀郎的作品横跨了好几个年龄层,且风格迥异,适配度很广。最后一个问题,如果刀郎去你所在的城市演出,在买不到票的情况下,你会去现场为他摇旗呐喊吗?我们评论区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