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契奇来到湖人后,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东契奇与詹姆斯的“东皇组合”上,原本担任第二进攻核心的里夫斯自然要接受战术地位下降的事实,那么里夫斯的进攻能力究竟如何呢?本期栏目将通过深度数据分析带你了解了解。
虽然在联盟仅打了4个赛季,但里夫斯每个赛季的出场时间与场均出手数都在稳步上升,甚至在里夫斯与拉塞尔的抉择中湖人也选择了里夫斯,不出意外的话他也是湖人未来的主控,而东契奇的到来自然令许多人猜想湖人究竟要不要留住并继续培养于他,但从里夫斯获得的赞美与他的赛场表现来看,他还是被低估了。
近十战里夫斯场均可以贡献27.2分6.4助攻,两项命中率分别为52.5%与35.9%,这个场均表现在队内甚至是稳稳的第二进攻核心超过了詹姆斯,纵然有着詹姆斯刚刚伤愈归队没有完全恢复的原因,但里夫斯在詹姆斯休战以及状态未恢复的情况下,可以接过武器保证湖人的整体进攻也证明了他的实力。
并且里夫斯虽然名气与詹姆斯东契奇相差较多但三人均属于同一类型的球员,从近十战的高阶数据来看,这三人均属于使用率与助攻率超过25%的球员,这意味着这三人消耗了较多的出手机会并且队友超过25%的进球也来自于这三人的助攻,因此这三人均属于能得分能助攻的双能卫,也可以称之为持球大核。
虽然三人属于同类型球员,但彼此之间也有所不同。从近十战得分的受非助攻占比来看,里夫斯虽然场均可以拿下27.2分,但他得分的受助攻率达到了55.3%,非助攻率为44.7%,他与詹姆斯两人是得分受非助攻占比最为接近的。
这意味着这两人属于既可以接队友传球完成得分,也可以自主持球单打得分,而东契奇相对的接队友传球得分能力较弱。
而细分各区域的得分受非助攻占比来看,里夫斯与詹姆斯也有所不同,近十战詹姆斯的受助攻得分最多的来自于篮下区域与三分线外,非篮下的三秒区和中距离还是以自主持球单打得分为主,这也可以表明詹姆斯的无球进攻主要是三分线外接球出手和空切篮下终结;
相比之下里夫斯的进攻区域更为全面,在进攻端的各个区域他的受非助攻占比均更为接近,这也意味着无论是篮下、非篮下三秒区、中距离还是三分线外,里夫斯既可以接传球终结也可以自主持球单打得分。
在这三人能得分能助攻的前提下,里夫斯多了一种可以在各个区域有球无球进攻均可的能力,这一点是东契奇与詹姆斯不具备的。
这一点从近十战的赛场表现也可以得到体现:里夫斯出战的近10场比赛各场表现几乎都能以50%左右的命中率贡献20分甚至30分,但他各场比赛的受非助攻占比情况可谓是杂乱无章,这也可以表明他的赛场表现几乎不会受到受队友助攻还是非队友助攻的影响,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他都可以有着稳定并且优异的贡献。
因此在目前湖人的进攻体系里夫斯更像是一个润滑剂,哪里需要就可以去哪里,当詹姆斯休战时他可以担任第二持球核心增多持球进攻,当詹姆斯回归时他可以回到无球进攻为主的角色,并且这两件事他都可以完成的相当不错,他的名气远远没有匹配上他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