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3月30日上午7时30分,2025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扬州站)在扬州市市民中心广场鸣枪开跑。三万名跑者齐聚“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扬州,以脚步丈量千年古城的历史底蕴,用激情点燃城市活力。作为全国第七个、江苏首个城市马拉松,扬马自2006年创办以来始终以专业铸就品质,连续11届获得世界田联金标认证。
本届赛事以“跑扬马 行大运”为主题,围绕“打造国内最受跑者喜爱的半程马拉松赛事、打造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的重要平台、打造宣传‘三都’城市名片的品牌窗口”三大目标,深度融合运河文化、鉴真精神与非遗技艺,为跑者与市民呈现了一场安全、文明、干净、美丽的体育盛宴。
专业铸就品质:“安全、文明、干净、美丽”赛道引领竞技新高度
本届扬马吸引了国内外顶尖选手同场竞技。男子组比赛中,来自肯尼亚的选手亚历克斯·恩齐奥卡·马塔以59分31秒的成绩刷新赛会纪录夺冠;女子组方面,冠军由来自肯尼亚的选手瑟琳·瑞琳·阿曼昂奥莱以1小时7分5秒的成绩摘得,同样打破赛会纪录成绩。
国内选手同样表现亮眼。男子组比赛中,阿奴拜克·库弯以1小时04分28秒的成绩位列中国籍选手第一;女子组则由张珊珊以1小时11分23秒的成绩领跑国内选手,充分展现了本土马拉松运动员的拼搏风采。
赛事路线延续经典赛道设计,起终点布局和沿途规划均与历史文化地标深度融合。赛事起点设于文昌东路市民中心广场,半程终点位于文昌西路国泰大厦,欢乐跑终点定于江都北路吾悦广场。跑者沿东关古渡、文昌阁、瘦西湖等核心地标一路前行,在“唐宋元明清,从古跑到今”的意境中感受“跑扬马 行大运”的独特魅力。
为让全球观众云端共赏这幅千年古城的活力与诗意画卷,此次赛事采用直升机+无人机航拍技术,通过120分钟高清直播信号覆盖央视频等50余个平台,全景展现“烟花三月”赛道的春日盛景。
为构筑赛道安全防线,保障选手安全顺利完赛。本届扬马共投入5000余名公安及安保警力全程驻守,并建立医疗应急体系,设置8家定点救治医院、16个固定医疗站、18个移动医疗点,配备161名医护人员、320名医疗志愿者、45名急救跑者,以及由57人组成的AED救援队携33台设备开展赛道巡查,形成“定点+移动+跟随”的全域守护网络。同时,赛事还配置了210名专业裁判严格执裁,50名官方配速员按8个时段组别精准领跑,全面保障赛事公平性,助力选手安全完赛、突破自我。
为践行“文明、干净、美丽”赛道承诺,组委会组织千名环卫骨干全天候维护赛道环境,并在起终点及沿线增设820台移动厕位,厕位比例提升至36.5:1,有效满足选手需求。此外,4400余名志愿者从赛前嘉年华至赛后服务全程驻岗,提供物资领取指引、交通疏导、赛道补给、赛后拉伸等全链条服务,以“微笑扬州”的温度迎接全球三万跑友。
此外,科技应用成为赛事规范化管理的亮点。组委会首次启用人脸识别终端,在赛前领物、起点入场等环节对选手身份进行全程核验,有效杜绝“替跑”“蹭跑”现象,确保赛事公平性与专业性。
贴心服务赋能:三万跑者沉浸式体验扬州城韵魅力
从赛前物资的匠心设计到赛后服务的无缝衔接,组委会以“跑者体验”为核心,将扬州的文化基因与城市温度融入每一个细节,让三万参赛者从踏上赛道到完赛归家,全程感受“好地方”的诚意与专业。
赛事组委会为选手精心打造的参赛包,既是竞技装备,更是扬州文化的微型展馆。除标配的参赛服、号码布、能量胶等物资外,包内藏着诸多“彩蛋”——可爱的扬马“萌友”玩偶、精致的定制书签、“浴”见扬州搓澡巾,无不展现“东亚文化之都”的匠心;茶叶礼盒、绿豆糕等产品,则让选手提前品味“世界美食之都”的舌尖魅力。赛事还贴心配备消费券、肌贴、正骨水等消费和健康物资,从细节守护跑者。
完赛包的设计同样诚意满满。除了融合非遗拓印技艺的完赛奖牌、毛巾和运动饮料外,组委会新增完赛拖鞋、干衣袋等实用物品,助选手赛后快速恢复;谢馥春护手霜、鹊桥仙定制纸巾、九月森林面包等“扬州手信”,更让跑者将千年古城的文化韵味带回家中,完赛仪式感瞬间拉满。
为保障三万跑者畅行无忧,扬州全城开启“扬马服务模式”。接驳车增至420辆次,选手赛前赛后凭号码布即可免费乘坐;赛道重点区域投放10000辆共享电动车,配合高德地图定制导航优化疏散路线,赛后离场效率提升40%。此外,选手可免费乘坐扬州公交所有线路,扬泰机场开通快速安检通道,滴滴出行与高德地图提供专属打车优惠,真正实现“一证通行、全程畅达”。
此外,赛事还以科技重塑跑者体验。半马跑者的亲友可通过“寻迹”系统实时追踪选手定位与配速,云端陪伴更添温情。赛后,选手可免费下载AI生成的个人参赛微纪录片及高清照片,让奔跑瞬间永久定格。同时,高德地图APP也向跑友们提供了智能规划物资领取、存衣及离场路线服务。赛事组委会从赛前到赛后全程助力跑者,让他们的参赛过程丝滑无阻。
参赛不止于奔跑,更是一场文化之旅。选手凭号码布可免费游览瘦西湖、大明寺等47家国有A级景区,漫步“园林甲天下”的春日胜景;赛后泛舟古运河,享“大运扬州”游船演艺门票优惠,于桨声灯影中感受“运河第一城”的千年文脉。
从物资包的“文化彩蛋”到文旅权益的“深度解锁”,从科技赋能的“智能交互”到全城联动的“无忧护航”,扬马以细节诠释“跑者至上”的理念。这份诚意,让三万名选手不仅收获了奖牌与成绩,更带走了一份属于扬州的独特记忆——既是竞技的热血,亦是文化的浸润,更是“好地方”的温暖承诺。
传承与活力共舞:古城文化基因深植赛事肌理
本届赛事以“跑扬马 行大运”为主题口号,主视觉以春绿色为主色调,既呼应“烟花三月”的盎然生机,亦寓意运河文化的绵延不息。赛事期间,“扬马绿”席卷全城——公交车身流动成绿色丝带,交通枢纽大屏轮播赛道盛景,户外广告位化身文化橱窗,千年古城在视觉浪潮中焕发年轻活力。
完赛奖牌成为本届赛事文化表达的高光(换个词)。大运河的波光、五亭桥的飞檐、园林花窗的纹样在方寸间交织,更创新嵌入世界非遗“雕版印刷”技艺——选手完赛后,可亲手滚动奖牌上的拓印装置,将“鉴真东渡图”复刻至定制书签,以“一滚一印”的动作,重现鉴真大师“不惧远行”的坚毅,亦让“行大运”的赛事主题跃然纸上。这份匠心,让奖牌不仅是荣誉象征,更成为可触摸的文化信物。
此外,为致敬竞技精神,赛事组委会特别为半程“破130”选手定制非遗剪纸证书。扬州剪纸大师以0.1毫米误差精雕细琢,将“破130”数字化作运河水浪,每一道弧线皆由匠人屏息剪刻而成。这份证书,既是对速度的礼赞,亦是对传统技艺当代生命力的生动诠释。
本届赛事组委会邀请了20余家垂类媒体、30位跑圈KOL及首都媒体跑团深度参与,通过“扬马推荐官”系列短视频、赛道探路直播等形式,将这场赛事转化为全网传播的“扬州故事”。同时,艺术体操奥运冠军郝婷作为推广大使,更以“文化跑者”身份呼吁大众关注非遗传承,让赛事影响力突破圈层,触达千万受众。
从主视觉的色彩叙事到奖牌的技艺传承,从非遗剪纸的匠心到全媒体传播的破圈,扬马以文化为纽带,让千年文脉在奔跑中焕发新生。当选手手握拓印书签、凝视剪纸证书时,他们带走的不仅是一份赛事记忆,更是一段“文化扬州”的鲜活注解。
全民共享文明同行:扬马绘就人城共荣新图景
扬马嘉年华的市井烟火、扬马赛道旁的万人喝彩,赛事组委会将扬马的竞技激情与扬州的城市文明深度融合。三万跑者的脚步与市民游客的热情交织,书写着“好地方”的文明注脚。
赛事未启,热情已至。3月27日至29日,扬马嘉年华在扬州市体育公园中心广场率先拉开帷幕。跑者、市民与游客共同穿梭在各个展位,他们在充满“扬州味道”的各类活动中驻足欣赏、亲身体验、品尝美食、尽情消费。为激发体育消费潜力,扬州市商务局与体育局联合向3万名扬马选手发放240万元体育休闲消费券,覆盖体育场馆、运动装备、餐饮足浴等200余家商户。跑者在嘉年华期间及完赛后均可凭券享各类折扣优惠,甚至可以体验扬州特色足疗服务,真正实现“跑一场马、促一方经济”,让扬马的文体旅商多元业态在此深度融合。
本届扬马赛道沿途共设有13处特色加油站,广陵区的舞龙舞狮翻腾生风,邗江区的汉服少女翩然起舞,宋夹城下的200名健身气功爱好者齐展“中国功夫”,非遗通草花展台前,匠人指尖翻飞,一朵朵“永不凋谢的花”引得跑者驻足拍照。水鼓铿锵、民乐悠扬,千年运河畔的文体展演,让选手在奔跑中感受“东亚文化之都”的底蕴与活力。
“加油!冲啊!”——赛道旁,市民挥舞着自制手幅与扬州特色绢扇,为选手呐喊助威;补给站内,志愿者将补给品递到跑者手中,一句“乖乖隆地咚”暖入心扉;终点区,完赛选手与家人相拥合影,白发老人为孙辈讲述鉴真东渡的故事,孩童举着“萌友”玩偶雀跃欢呼……
这场赛事,没有旁观者,全是参与者。从嘉年华的全民体验到市民的文明助威,扬马以体育为媒,让古城焕发“人城共荣”的生机。
随着最后一名选手冲过终点,江苏银行·2025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扬州站)圆满落幕。三万名选手的拼搏身影、赛道沿线的文化展演、市民的热情欢呼,共同镌刻为扬州的城市印记,将组委会承诺的“安全、文明、干净、美丽”赛道化作一幅城市画卷。
未来,扬州将继续以马拉松为纽带,推动文体旅商深度融合,将千年文脉的厚度转化为赛事服务的温度,在运河潮涌中谱写文体旅商协同发展的新篇章,把“大运扬州”的开放与活力通过奔跑的脚步传向世界。
通讯员 扬体宣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韦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