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Tô Lâm)与岘港市市委常委会和广南省省委常委会举行工作会议时指出,岘港目前面临诸多挑战,其经济规模与全国及其他许多地方相比仍然较小,尚未吸引大量大型集团投资。尽管科技与创新受到重视,但尚未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岘港与广南乃至中部地区的区域联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苏林强调,合并省份、取消县级行政机构是中央的重大战略方向,目前正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坚决推进,并以共识为基础。他表示:“这是一场革命,是为国家百年发展愿景奠定制度基础的关键突破。”
岘港市主席黎忠政(右)在广大桥通车仪式上与越南广南省祖国阵线主席黎智清先生握手
苏林指出,这项深刻的制度改革必然会引起干部群众的一些疑虑。民众担心传统文化特色和地名可能消失,或担忧合并后公共服务是否更加便利;干部则关注工作、收入和岗位变动等问题。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解释与对话,确保行政工作畅通无阻,公共服务高效便捷,推动信息技术在行政手续中的应用,并通过多种形式保留传统地名,建立历史文化数据库等,切实贯彻“新制度必须优于旧制度”“人民必须享受更好服务”的方针。
接下来,中央和国会将讨论省份合并事宜,其中广南省可能与岘港市合并。总书记认为,新的广南-岘港必须充分发挥两地既有潜力与优势,成为越南的经济增长极,并提升在亚太地区的竞争力。新的广南-岘港应定位为中部经济社会中心,同时引领其他地区迈向现代化发展。该市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潜力优势,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自由贸易区、现代滨海城市、高品质遗产旅游与度假中心等。
新的发展空间需明确战略定位,如工业与物流中心(茱莱/Chu Lai)、文化生态旅游区(会安/Hội An-美山/Mỹ Sơn)、高科技农业区等。总体规划需确保均衡发展,避免资源过度集中于岘港而忽视广南的宝贵潜力。
新的广南-岘港还应打造“国家创新与高科技创业中心”,率先发展数字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海洋经济;实施“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现代行政”模式;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吸引人才;持续改善民生。
岘港与广南边境地区的一个房地产项目已荒废多年,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苏林强调,合并不仅是行政调整,更是广南与岘港共同构建区域领先的经济、文化和创新中心的历史机遇。双方需发挥互补优势,规划长期愿景,共享利益与责任,助力“广岘地区”真正走向世界,确立与国家及国际地位相称的影响力。
此前在3月28日下午,苏林会见中部-西原地区300名革命老干部时透露,中央预计于4月初召开会议,讨论精简行政机构的方案。他表示:“初步计划将全国63个省市合并为约34个,取消县级行政单位,并将约5000个乡级行政单位合并。”
自越南国家统一以来,广南与岘港曾为同一省份,直至1996年11月分治。两地行政中心相距60公里,目前通过铁路、国道、省道及乡村道路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