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收到过陌生的包裹信息呢?
如果有收到来路不明的“包裹”,记得对里面的物品提高一点警惕。
最近被点名搞诈骗的快递公司是“韵达”:
大概就是寄件方,批量在快递点投放含有“诈骗信息”的包裹,然后等着“鱼儿上钩”。
相关的操作是:包裹里面放一张含有二维码的卡片,一扫就上当了;还有些,是存在恶意刷单,快递单为了完成KPI的。
只能说,我们看到静好的市场秩序,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不过是选择性忽略那些显而易见的问题罢了。
1.怎么诈骗的
我租的地方附近,就有个韵达快递点。
观察了一下,好像不是收件的快递点,而是发件的快递点。
小区里,有个菜鸟驿站,除了韵达,还有几个其它公司的快递点,反正还挺方便的。
而像这种包裹诈骗,我也经历过几次。
有一次不知道是哪个快递公司的件,当时是和我给爸爸买的一个剃须刀一起寄回去的。
当时视频时,我问他收到没,他说收到了。
于是,我就看着爸爸拆包裹,他说还有一个包裹,不知道是什么,就让它拆了看看。
里面就是印着“美女”的那种小卡片,我说丢了吧。
还有一次,是我收到的“退费单”。
因为之前大学考证,报过机构课,所以报名那些也是机构搞的,可能造成了个人信息的泄露,当时收到的退费单上,就有那家机构名。
但我觉得,都好几年了,课都学完了,考也考完了,应该不存在这种情况的,也没管。
最近,也有一次,是顺丰的。
先是短信收到顺丰发来的信息,地址还是我之前上大学时填的那个地址。当时也没在意,以为就是垃圾信息。
等了几天后,快递员给我打电话,说我包裹到学校门口了,让我去拿。
我就说自己没买过,后来他就说:“可能是刷单的。那不用管了。”
几番下来,诈骗渗透到快递行业,还是离不开个人信息泄露严重。毕竟,如果没有第三方参与,诈骗包裹也不会寄到消费者手里。
2.爆雷背后,还有什么
虽然现在很多行业发展得都差不多了,但问题也不是没有。
尤其是看到一个热点事件,引爆舆论后,才解决问题,这既好也不好。
好的方面是,解决一个是一个;不好的是,问题解决不完。
有时也在想,当下就业有点不如意是真的,毕竟很多行业的需求虽然存在,但人员流动还挺大的。
我不知道,不满意和满意,不抱怨和抱怨的边界在哪里。说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要么原有行业(单位)大变动,要么新一代重建新关系、新市场、新消费。
两者相比,觉得后者想象空间还是挺大的。
大家都在说阶层固化的时候,科技的巨变就是打破固化最好的时候。那些拖慢企业发展的现象,当下要是让新一代来,可能不喜欢就是扼杀在摇篮吧。
聚集更大的力量与影响力,撬动更透明的未来。让真正需要的人靠朴实的能力也能得到,戳破上中下层的社会规训,就是该往哪里去,就到哪里去吧,顺其自然,重新定义一下“丛林法则”和“熟人社会”。
不然什么都一样,不说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可能就是“一代人重复一代人”了。这也太“伪社会”了。
小说都可以照这个反面写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