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西部排名一天一个样,但两队首轮相遇的可能性的确不小,且谁也不想真的被快船勇士逼到安全区的边缘,所以远不是一场普通的常规赛。
卡位战、首轮预演、避免连败,随便哪个词也能让双方重视起来。
对于志在季后赛做点事的球队,就应该具备在这种重要的场合“紧张起来”的能力——漫长的赛季不会一直保持专注和纪律,但你得在需要保持的时候证明你可以。
湖人这场算是在体能有限的情况下,交出了一份过得去的答卷——大家的努力程度肉眼可见,执行效果基本可以接受。
当然,除了老头。
从类型上看,灰熊不属于湖人打得很舒服的球队:
他们是多人突刺转移,也就是动态进攻的球队——虽然莫兰特本人不太乐意——也有还行的空间,之前则说过湖人不喜欢太快和太能投的球队;
另一方面他们内线的体型大延续性强——这还是克拉克报销的情况下——对于靠人海战术保护内线的湖人,有“从你头顶进球”的能力,且在无球侧拖车跟进,对湖人第一波防守后观察、卡位的执行力有要求。
可以说对公牛的快和准,对魔术的高,灰熊都占了一些,又都没占满,对湖人的防守考验没有彻底克死,但比较综合。
全场下来湖人的答卷只能说一般——有些地方要靠努力去补,有些则实在是没办法。
莫兰特作为灰熊的第一持球人,跟球队的动态进攻貌合神离,这一点综合全场带给湖人上线防守的压力反而不及科比怀特。
第一点威胁没拉起来,其他人的处理和突进速度则没那么快,于是湖人上半场多数回合算守了个大概,制造了一些利用失误得分的机会。
但对于贝恩等人显然没给予足够的尊重——或者说湖人的轮转就是力所不能及了——因此在自己上半场贼准的情况下,给对面也养出了瞄准挂。
内线方面则显然处理不了扎克伊迪这个体型的巨人,在被冲到二次篮板或切进内线的回合很难阻挡。
上半场他们还能靠轮换强度跟积极性去收缩补一些篮下,也借着3J的犯规麻烦压低了他的产量。
等防守等随着体能下降逐步失去强度,收缩内防和外扑三分都在第三节逐渐扎眼——三节的失分也逐步走高,连带着后续莫兰特的攻框也一度予取予求。
至于进攻端,灰熊的防守对湖人说不上克制,属于你防你的我打我的——他们上线的强度不大,内线的移动能力除了3J也比较平庸,所以东里无论是挡拆行进还是调度阵型的压力都不算大。
但内线毕竟有体型,加之勒布朗状态平平,想正面攻破内线也不现实,需要对大个做调度。
上半场湖人的三分贼准,该进不该进基本都进了,灰熊的阵型被拉扯开,连范德彪都有很多卷切到篮下终结的回合,还时不常点个莫兰特错位,进攻基本没啥难度。
但下半场手感和体能此消彼长,攻守易形,湖人又开始犯出手不坚决又过度处理饿老毛病——依旧是勒布朗带头冲锋——于是灰熊逐渐敢于收缩篮下。
尤其是三节末那个文森特+范德彪+古德温的衔接段,湖人一旦三分失准就是全线崩盘,东契奇在时还有造罚球维持节奏,詹里在这个阶段显然就是一个没体能一个在演了。
这里还是要点草一下湖人有些阶段的进攻选择——他们僵持阶段要么不能拒绝拼图过渡球,要么不能拒绝拼图投三分,这对于普通球队可以理解,但对于东皇里三个高级别持球人的球队难以接受:
如果非要选,拼图里该频繁出手的也只有八村、神诈总和篮下空位的海斯——后者本场又被体型淹没——否则没有拼图应该在第四节出手太多次,即使他们在底角空位。
湖人堆了这么多持球资源,就应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拒绝把球给低优选项而强行终结——掘金啥时候让戈登第四节大量投三分过?
而最终湖人挽回局势,也还是靠找回上半场的强度,以及把进球权限回收在进攻端的前四人手里——东契奇在回来后稳住了第一波节奏,里夫斯恢复体能后在攻防两段展现了惊人的活力:
防守端在内线乱卡伊迪3J的位,配合DFS们算是抵住了禁区没崩,回过来还能大量持球,稳定突进内线并制造罚球——但对于最近的里夫斯也就是基本操作了。
而勒布朗虽然此前在阵地战依旧犹犹豫豫没什么终结把握,但也逐渐回到了比赛中,几次中转球让进攻盘活了,没有再出现停滞——虽然综合全场还是有点菜。
最终靠着湖人在第四节提升的比赛强度,东里更强的进球能力,湖人还是磨赢了这场比赛,东皇里三人同场的球权在重新梳理,勒布朗疑似在往“大基德”做转型,加之进攻状态波动,所以明显有犹豫,但东里的主攻能越来越同时在线,算是个好消息。
而勒布朗即使阵地战还不太有思路和状态,但靠转换进攻和切入也撑起了产量,长远来看,对于缺乏内线的湖人来说,他持球降产还是好事——只要不是持球真丢了就行。
至于其他人,防守端的努力没什么可挑了,剩下的都是天赋和体能层面的事,肯定有进步空间,但也没法急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