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曝光武汉多家药店存在“医保套现”乱象,随后武汉多部门介入调查,目前已暂停三家药店的医保结算。

据报道,“医保套现”已形成倒药套现“一条龙”链条。参保人用医保卡在药店购买1万元左右药品,收药人以6至7折的价格回收,参保人得到6000元到7000元不等的现金。由此,药贩子低价回收参保人从药店购买的药物,再通过地下渠道二次销售牟利;参保人进行了套现获利;药店借此完成了高额业绩。看似人人得利,但是国家的医保资金却承受了巨大损失,群众的“救命钱”就这样被侵蚀了。

从整个流程来看,无论是通过“回流药”来套现医保资金,还是通过“无病假治”等方式骗保,都需要参保人的配合。对个人而言,用六折甚至更低的价格贱卖医保账户资金,这无异于透支未来的救命钱,等到将来要用钱看病时,悔之晚矣。提供个人医保码以参与非法套现,也违反了医保基金监管条例中个人对自己医保码的管理要求。

从源头治理,对于套现最有效、最有力度的监管举措,就是加大医保宣传力度,影响参保者个人决定,使大家认识到这种手法真正被坑害到利益的,恰恰是参保者自己。“医保套现”于公侵占医保资金,于私被发现后可能暂停医保结算和罚款,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为眼前小利折现的行为看似现实,实则欠考虑,得不偿失。

除了参保人,整个链条上,药店也是关键环节。据调查,一些药店为了完成销售业绩,在明知处方是假的情况下,还是会将药品销售给参保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定点医药机构不得为参保人员利用其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机会转卖药品,接受返还现金、实物或者获得其他非法利益提供便利。

要杜绝药店“监守自盗”,一方面要加大处罚力度。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层面,针对药贩子与药店合谋的新套路,监管也必须多出新招。构建更加通畅的处方流转平台、全面普及药品追溯码、针对医保消费记录建立智能风控模型等技术更新,都应加速推进。

医保基金是国家为保障人民健康而设立的专项资金,是群众的“救命钱”,需要大家共同守护。针对医保套现乱象,梳理套现链条,堵住各方漏洞,需要不断完善监督医保基金的制度,不断升级技术监测和堵漏能力,只有“道高一丈”才能斩断那些伸向群众“救命钱”的黑手。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