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领花束#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军事和财政援助,与此同时,美乌围绕矿产资源开发的协议谈判也持续进行。《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新矿产协议,赋予美方对乌克兰经济的广泛权限,乌克兰大概率无法接受,美乌之间可能因 “期待不一致” 引发新争端。
起初,2 月初特朗普政府仅谋求乌克兰稀土的开采权。随着谈判推进,美方胃口大增,试图从乌克兰的金属、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经济项目,以及港口和管道等基础设施项目中获利。美国财政部提出设立 “美乌重建投资基金”,这家公司将在乌克兰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上享有优先权,乌克兰还得负责为这些项目寻觅投资者 。
乌克兰方面,泽连斯基 28 日证实,基辅已收到美国新矿产协议草案,其律师需对草案进行评估。泽连斯基强调新草案与此前的协议框架 “完全不同”,且乌方不会承认美国过去提供的数百亿美元军事援助为贷款。
乌克兰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也表示,双方尚未达成最终共识,相关磋商仍在进行。乌克兰议员雅罗斯拉夫・热列兹尼亚克公布的草案细节显示,该协议涵盖乌克兰全境所有原材料,采矿收益需立即兑换成外汇并汇到乌克兰境外,先用于偿还美国对乌援助,美国还有权决定原材料销售对象,且在五人监管委员会中占据三席并拥有否决权 。
乌克兰媒体和专家对此反应强烈。乌克兰经济学家季莫费・米洛瓦诺夫直言,这份协议不像国与国之间的协定,更像商业合同,乌克兰最高拉达不会批准。乌克兰媒体指出,新草案要求乌方归还美方所有援助资金,侵犯了乌克兰部分主权,与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目标冲突,一旦开此先例,其他资助国可能也要求乌克兰偿还援助。
英国《旁观者》杂志还披露,新协议禁止乌克兰矿产企业向美国的 “战略竞争对手” 出售资源,鉴于欧美关系紧张,欧盟也可能被波及。欧洲官员私下担忧美国借此垄断东欧资源市场。乌克兰国内爆发抗议,民众怒斥协议是“现代版《布列斯特条约》”(1918年苏俄割地条约)。
在一部分网友看来,美国趁乌克兰深陷冲突危机,企图掠夺其资源,这种做法不道义。也有网友认为乌克兰在接受美国援助时,就该料到会有被 “收割” 的风险,如今拒绝协议,美乌关系或将陷入僵局。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分析,美方 “要价” 大幅提升,一是为取悦美国选民,展示美国能从俄乌冲突中获利;二是要主导乌克兰战后重建,利用乌克兰资源推进美国国内议程并驾驭欧洲;三是从安全角度出发,通过协议实现美乌经济利益深度捆绑。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所副所长陈宇则表示,美国试图借当前局势从经济上控制乌克兰,掠夺其矿产资源,乌克兰在博弈中处于劣势,此前看似接受协议也是为修复美乌关系,以便在俄乌和平谈判中争取有利地位。
乌克兰视美国援助为“无偿支持”,而美国将其定义为“待偿债务”。这种认知错位,本质是霸权体系下“援助即投资”的逻辑投射。这场谈判的终局或将重塑东欧地缘格局,若乌克兰屈服,其经济命脉将彻底绑定美国利益;若拒绝,则可能失去对抗俄罗斯的关键外援。
美乌矿产协议谈判,不仅反映出双方在经济利益上的分歧,更凸显了地缘政治的复杂性。未来,美乌是继续谈判寻求妥协,还是因分歧加剧走向对立,不仅影响两国关系,也将对俄乌冲突走向和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