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玻璃、通用硅酸盐水泥、光伏组件、轻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等5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生态环境部表示,此举将加快推动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进一步完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体系。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提出,由生态环境部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产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碳排放核算方法,优先聚焦电力、钢铁、电解铝、水泥、石灰、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及现代煤化工等行业和产品,逐步扩展至其他行业产品和服务类产品。

该实施方案提出,推动适用性好、成熟度高的核算方法逐步形成国家标准,指导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开展产品碳排放核算。

2024年,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印发的《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到2030年制定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覆盖范围广、数据质量高、国际影响力强的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

据《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平板玻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介绍,玻璃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材料,其碳足迹的准确计算对于推动玻璃行业绿色转型和制定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平板玻璃碳足迹研究,可帮助企业全面客观了解产品生命周期各环节温室气体排放,识别能耗高、碳排放量大的生产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帮助企业科学识别产业链高碳环节,挖掘各生命周期阶段单元过程减排空间,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发掘企业节能减排的潜力,引导企业聚焦供应链科学减碳,提高平板玻璃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2015年以来,我国平板玻璃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除2023年受全国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产量同比下降4.6%外,其他年度产量始终上升。根据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平板玻璃产量为9.7亿重量箱,已连续22年居世界第一。2023年,我国有平板玻璃制造企业172家,有平板玻璃生产线251条。

编制组介绍,平板玻璃企业中能源消费种类主要为天然气,其次还有企业使用燃油、煤炭、焦炭、石油焦、工业废料等其他燃料。

平板玻璃的碳排放主要指在原料、熔制、成型、退火、切裁和成品包装等生产工序所消耗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碳粉氧化排放、原料碳酸盐分解排放及购入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据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统计数据,我国2021年平板玻璃行业碳排放量约为4300万吨;随着近几年光伏压延玻璃原片生产的快速增长,2023年平板玻璃行业碳排放量6500万吨~6800万吨。


摄影/章轲

光伏作为应用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近年来装机规模在全球范围内迎来爆发式增长。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由2010年的0.61GW提升至2024年的277.57GW,2024年中国新增装机量为全球第一,是全球光伏装机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目前,我国光伏组件的生产组装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工业产业链。光伏组件的生产涉及硅料、硅棒、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等环节,这些环节都需要能源的输入,并且伴随着污染物的排放。《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光伏组件(征求意见稿)》编制组称,在对光伏组件进行碳足迹核算时,需要将硅料、硅棒、硅片、电池片和组件,整条产业链都纳入考虑范围。

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销量高速增长。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49.5万辆,占全球销量的64.8%。电动汽车出口持续扩大。我国在保持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的同时,本土汽车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持续上升。2023年,汽车出口量为491万辆,同比增长58%。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轻型电动汽车(征求意见稿)》编制组介绍,我国电动汽车制造碳排放占比持续升高。从单车角度看,电动汽车从"摇篮"到大门的制造碳排放约13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动力电池碳排放占比约在40%,由于电池制造碳排放较高,电动汽车制造碳排放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从单车全生命周期角度看,电动汽车制造碳排放占比约为其全生命周期的40%左右,其中原材料获取及零部件生产阶段占比较高。

据《汽车、交通、能源协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径与政策研究》报告测算,2023年汽车产业全生命周期总温室气体排放约13亿吨,其中制造环节占比约15%,但随着电动汽车渗透率的增加,整个汽车产业制造碳排放占比将显著提升,预计到2030年和2050年,汽车产业制造碳排放占比将上升到27%和50%。在此背景下,对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动力电池对整车碳足迹贡献也较大,成为新能源汽车碳管控重点。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达778.1GWh,造成的碳排放量约6497万吨。整车制造碳排放中,续航超过500km的动力电池碳排放占比超过40%,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碳管控重点。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动力电池(征求意见稿)》编制组表示,在当前全球倡导绿色能源转型的大环境下,动力电池行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核心支撑,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碳足迹标准的有力支撑。碳足迹标准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出生产过程中的高碳排放环节,进而针对性地投入研发,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实现生产流程的绿色化、高效化。促进行业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