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大连日报》在四版“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决战决胜抢开局”栏目,刊发《金普新区:践行国家级新区战略使命,为大连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提供有力支撑》,邀请金普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冯维民介绍相关情况。
全文如下
金普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冯维民介绍,今年以来,金普新区深入践行“一地一极三区”国家战略使命,以走在前列、决战决胜的奋进姿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项目建设开启新局面。金普新区持续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全年预计开复工项目495个,总投资2562亿元。谋划“两重”项目34个、“两新”项目45个。一季度,计划新开工项目60个,总投资28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5个。氢能产业园等一批催生新质生产力的优质项目建成运营。一汽大柴中重型发动机升级改造等一批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人工智能培育新生态。金普新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连数谷加快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500P高性能算力投入运营,工业互联网通用平台、工业仿真服务中心、工业互联网体验中心3大平台发布上线。举办DeepSeek应用技能培训大会,率先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功部署DeepSeek昇腾推理模型,一批国企、民企纷纷加快DeepSeek本地化部署步伐,积极谋划了一批应用场景,有效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激活新动能。金普新区加快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00家、占全市38%,瞪羚企业达到103家、占全市37%,创新主体规模日益壮大。大连松木岛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正式启用,辽宁滨海实验室中试示范基地挂牌运营,全区备案市级以上中试基地达到11家。发布集聚年青人来连留连等系列人才政策,加快打造千套人才公寓,数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投入运营,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金普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网通办”“一窗通办”水平不断提高,全程网办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产控集团和德泰集团同时获得AAA主体信用等级认证。全区各类市场主体突破25万户,占全市25%。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3架飞机保税融资租赁业务成功落地,大窑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运营。招商引资成果丰硕,1—2月,金普新区实际利用外资6458万美元,同比增长104.6%。储备在谈项目266个,投资总额超过1200亿元。
民生福祉实现新提升。金普新区30件惠民实事有序推进,紧密型教育集团和教联体建设成效显著,辽宁省涉外旅游管理学校产教融合基地项目开工建设,智慧医疗“互联网+护理服务”拓展至31家,脑机接口系列产品实现临床应用。银发经济产业创新发展中心投入使用。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韧性城市三大城市品质提升行动稳步推进,基础设施配套、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加快建设,宜业、宜居的良好环境加快形成。
下一步,金普新区将聚焦扩大内需,打造投资和消费互促共进的稳增长工作格局。坚持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加快实施工业设备、老旧电梯等重点领域更新改造,促进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千方百计提高投资效益,全年计划推进实施的项目超过500个。
聚焦新质生产力,打造更高水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扩大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生命健康5大优势产业规模效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海洋经济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聚焦改革开放,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平台。推出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擦亮叫响“金普有情、风雨同行”的营商品牌。开展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全方位提升本地配套率。举办金融和产业对接大会,运用好双AAA国企信用赋能,为企业引来更多“金融活水”。加速实施自贸区整合提升行动,发挥“口岸+保税”功能优势,扩大油品、矿石等大宗商品国际中转业务规模。坚持深耕日韩、拓展欧美,推动奥特玛精密挤出机等项目签约落地。
聚焦创新创造,打造更具活力的科技创新培育体系。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0家、雏鹰瞪羚企业30家,打造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0个。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质效,以松木岛化工新材料等中试基地为载体,全链条布局建设一批中试小试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健全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聚焦民生福祉,打造更高水平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大格局”谋划好社会事业发展进步的实施路径,“小切口”落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让更多的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
文 字: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郑鸿
图 片:朴峰
编 辑:吕学琦
美 编:林月
责 编:宋子光
信 源: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喜欢就请转发、扩散、点赞、在看,精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