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下旬,多家车企集中发布召回公告。其中,因受调查影响,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针对国产EQA、EQB电动车型的召回引发广泛关注。
奔驰电动车
因内部短路风险,或导致起火风险,1.2万余台电动车受波及
至于召回的原因,则与“起火风险”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在电动车发展的过程中,“起火”隐患,一直比较受关注的一个话题。
具体而言,涉事车辆由于高压电池生产工艺波动导致电池可靠性下降。同时,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软件的控制策略可能造成这些电池单体承受过大载荷。
在这种情况下,增加涉事车辆的内部短路的风险,从而可能导致车辆起火的事故发生,存在安全隐患。
部分电动车将被召回
本次召回影响的到车辆,超过1.2万台。考虑到奔驰EQA(参数丨图片)、EQB在国内车市的销量,应该说,这个召回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
具体而言,这次召回涉及的车辆主要为生产日期在2021年4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期间的部分国产EQA和EQB汽车。
至于数量,则达到了12308辆。显然,这次召回涉及到了超过12000台车辆,数量比较大。
奔驰EQA
本召回受缺陷调查影响而进行,或凸显监管部门介入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召回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动发起缺陷调查后推动,凸显监管部门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的前置介入。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奔驰的多次召回不同的是,这次召回是因为受到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的影响而进行的。
受到缺陷调查的影响,北京奔驰决定召回相关车辆。召回之后,通过授权经销商为受影响车辆升级电池管理系统软件。
奔驰EQA
车宇世界认为,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在一定程度上,这体现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相关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一则、这凸显了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监管措施以及加强监督力度的重要性。比如,未来是否需要建立和完善跨部门协同监管与技术标准动态更新体系。
比如说,建立覆盖电池生产、软件算法、用户使用全链条的监测网络,并强化对OTA(远程升级)等新技术的监管能力。
二则、对于企业而言,随着国家监管措施的完善以及监管力度的加强,要逐步加强负责任以及主动担当的意识。
尤其是,对于部分自主品牌企业而言,面对问题,总是试图采取拖延、回避的态度,甚至于涉嫌对舆论进行钳制。
希望这些车企能够跟得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增强企业责任担当意识,不要抱有任何侥幸的心理。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次召回行动从2025年4月16日才会正式启动。在召回之前,相关车型,要注意用车安全。
奔驰EQB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消息显示,在正式召回措施实施之前,建议用户将车辆的充电上限设定为不超过80%,从而确保用车安全。
本文结语:
北京奔驰的召回不仅是单一企业的技术修正,或许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唯有通过更严格的工艺管控、更敏捷的软件响应,以及更主动的监管协作,方能筑牢安全基石,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最后,本文涉及到的召回数据,来源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具体以官网信息为准。
本文声明:
本文为车宇世界运营部原创文章,总第11604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车宇世界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