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开源情报社区”在去年底就通过卫星照片发现,中国广州黄埔造船厂正在建造一批奇怪的大型自升式驳船,带有可升降的“支腿”。从那时起,这些海外“开源情报分析师”们就开始猜测,这些自升式驳船将被解放军用来登陆台湾。到了今年3月中旬,互联网上突然出现了一些照片和视频,显示在湛江附近的某个海滩上,三艘大型自升式驳船首尾相连,形成一条大型登陆通道,从岸边大约一公里外的海面延伸到陆地上,这个景象在大雾中宛如西方神话中的“克苏鲁”怪物上岸一般。于是各种猜测和设想再次充斥了国内外媒体和自媒体。不过美国军方尚未对这些驳船发表什么看法。直到3月20日,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中国海军研究院”CMSI发表了一份报告,通过采购多张西方商业影像卫星拍摄的高清晰度照片,对这些自升式驳船进行了定量分析。


这类自升式驳船就像石油钻井平台那样,支腿可以向海底延伸,让驳船“站”在海底,并将船身撑起在水面之上,形成一个稳定的平台;与浮堤相比,这种平台不受水流或波浪的影响,非常适合充当码头;同时这些驳船还带有可翻起可收放的大型斜拉索桥,能够形成一个通往岸边的桥梁,让车辆登陆。这种登陆装备的出现,让台湾能够登陆的场所,从台北、台南的少数几个海滩,扩展到遍及台湾所有海岸,尤其是台湾东岸那些以往被认为不适合登陆的海边,驳船上的斜拉索桥甚至可以直接搭在沿海公路上。台军事实上已经无险可守。

在广州黄埔造船厂里发现的自升式驳船共有3种型号,由小到大依次拥有4条、6条和8条支腿。在湛江海滩上试验的正好是“一套”,包括了全部3种型号,而卫星照片显示黄埔造船厂正在建造另外“一套”3艘驳船。美军将这类驳船称为“水桥”,临时归类为“登陆平台单元”(LPU),可伸缩的吊桥被认为是美军登陆艇上曾经用过的“贝雷桥”。三种型号的贝雷桥长度分别为110米、135米和185米,再加上驳船的长度,在湛江海滩上形成的登陆通道总长度达到了约820米。这条通道可以让解放军大型登陆舰艇和临时征用的民用滚装船停靠并卸载车辆。


美军通过卫星照片发现,在湛江试验的这三艘驳船,固定位置、放置贝雷桥、互相连接可能发生在涨潮时,以使驳船达到最大工作深度。美军猜测,三艘“登陆平台单元”首尾连接时能够停靠的登陆艇数量,驳船侧面也可以停靠登陆舰,三艘LPU最多可能停靠5艘登陆艇,两艘LPU的两侧各停靠一艘,海面最深处LPU后方可停靠一艘。这5个卸载点可以停靠从只能运载几十辆车的小型登陆舰到能运载数百辆军车的大型滚装船。但是考虑到LPU车道的宽度大约只有6米,美军猜测一个由150辆车组成的重型联合兵种营可能需要至少30分钟的时间才能完成从船到陆地的运输。但是这些LPU的优势就在于它们可以留在原地连续工作数天甚至数周,因此这样一个登陆桥就能承担师级大部队的登陆任务。


关于这种登陆桥的弱点,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提到了两点:

一是吞吐量问题,如果战术指挥不当,在登陆场附近可能会出现拥堵,完全阻碍登陆行动,并受到敌人攻击。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初期,俄军在通往基辅的公路上拥堵了几十公里的军车无法行动,结果被乌军的炮火当成“活靶子”攻击,损失惨重。解放军在登陆时必须考虑到这点。

二是这些LPU可能遭受攻击的问题。实际上,这也是最近几个月台湾网民用来自我安慰的最大借口,什么“一发雄风飞弹就能让它报废”之类。另外还有海上安全问题,比如水雷的威胁。我们相信,解放军在登陆前必然会进行足够的火力准备,并选择出其不意的登陆场,让守敌攻击登陆部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