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人民网记者 王秀芳
没有开腹,2公分的胃间质瘤连同胃壁全层完整切除。这是毕节首例内镜下胃全层切除手术。用犹小乙的话说,这叫“凿壁取瘤”!
犹小乙是毕节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去年7月,54岁的孙女士因长期腹胀前来该科室就诊,经超声胃镜检查和CT扫描,考虑为胃间质瘤,大小约2公分。
手术现场。毕节市中医医院供图
“患者病灶没有癌变及淋巴结转移,使用内镜微创技术可以完整切除,但手术难点也很多。”犹小乙解释,既要完整切除病灶,又要注意术中气腹的处置、防范术中及术后出血,还要确保创面严密缝合。
面对诸多挑战,脾胃病科团队做了周密的术前准备。最终,在麻醉科紧密配合下,犹小乙采取主动“人工穿孔”的方法,实现瘤体完整剥离。“手术十分成功,患者休息了3天,就出院正常饮食了。”
凿壁取瘤,是毕节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优质医疗的生动缩影。作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培育单位,该科室自2012年成立以来,始终以“中医为龙头,西医创一流”为目标,不断强化专科建设,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中西医结合服务。
患者与家属送来锦旗。毕节市中医医院供图
中西结合 优质诊疗惠民生
“肠道多发息肉,其中直乙交界、直肠中段、直肠近肛管三处病灶高度怀疑癌变。”不久前,陆先生因“大便不成形”前往毕节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就诊,肠镜检查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
幸运的是,经过详细评估,该病灶尚属早期阶段,具备内镜下切除指征。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犹小乙决定将多处病灶一次性处理,遂成功实施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完整切除了肿物。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属于四级手术,需要操作者具备高超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脾胃病科消化内镜中心,这类手术已经能常规开展。”犹小乙颇为自豪。
精湛技艺的背后,是人才培养的久久为功。多年来,毕节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坚持“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努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以犹小乙为例,参加第六期“黔医人才计划”学成归来后,已大量开展内镜下三、四级微创手术,极大丰富了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手段。
义诊活动现场。毕节市中医医院供图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医疗成本更低。”毕节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王旭东表示,为更好满足患者就医需求,该科室已建成目前毕节规模最大、诊疗技术最全面的消化内镜中心,每月开展内镜下微创手术上百例,其中三、四级手术占较大比例。
除先进的西医诊疗技术外,毕节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还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常规开展龙骨灸、腹针疗法、平衡火罐、温通拨筋、中药硬膏、穴位埋线、铜砭刮痧等多种中医特色疗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脾胃病科常见疾病之一,单独西药治疗疗效局限。科室通过自制中药膏方、穴位敷贴、耳穴埋籽等中医综合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王新陆国医大师学术继承人、毕节市青年名中医罗天赐说。
针刺配合灸法治疗常见虚寒型功能性胃肠病效果显著,放四缝对于脾胃虚弱、消瘦的小儿疳积患者尤有疗效……在毕节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不打针、不吃药的中医特色疗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健康科普 早防早治护安康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早期症状不明显,很难及时发现。”3月21日,王旭东以“大肠癌——最容易预防的癌症”为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为毕节1000余名公安干警普及大肠癌早筛早治知识。
王旭东告诉记者,大肠癌主要由肠息肉演变而来,而息肉发展为肠癌需要5至15年的漫长时间,这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且早期肠癌治愈率可达80%以上。然而,因主动筛查发现的早期癌只有不到10%。
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毕节市中医医院供图
活动现场,王旭东结合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剖析了大肠癌的发病机制、早期不易察觉的症状,以及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干警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受益匪浅,深刻意识到了大肠癌早筛早治的重要性。
为提高群众主动筛查意识,毕节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专门组建大肠癌防治科普团队,深入机关、社区、乡村开展义诊和科普活动,为群众答疑解惑。而大肠癌防治,只是该科室开展健康科普活动的内容之一。
作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培育单位,毕节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始终将健康科普作为重点工作,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布科普文章和视频等方式,积极向公众普及脾胃病预防、治疗和日常调理知识。
“春节后警惕‘消化道危机’,胃肠镜检查不容忽视”“一种并不少见的直肠小‘息肉’——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借助毕节市中医医院微信公众号和短视频平台,为群众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内容。
“科室还将健康科普融入日常诊疗,通过诊间沟通、宣传手册等形式,向患者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在王旭东看来,健康科普是“治未病”的重要环节,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健康科普活动,有助于提升群众健康素养,从源头减少疾病发生。
数据显示,仅2024年,毕节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就深入社区、农村、机关单位和学校开展健康义诊、科普等活动50余场次,受益群众超1.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