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驻北约大使凯·贝利·哈奇森(Kay Bailey Hutchison)近期多次公开宣称“遏制中国的最好筹码是搞垮中国的经济”,这言论是不是很奇葩?这分明反映的是美国部分政治精英,对我大中国战略思维的另类转换吧?



这战略逻辑,就是想由经济遏制来取代军事对抗罢了:哈奇森认为,尽管我国在海军规模、核武器、太空技术等军事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美国构成了挑战,但美国通过传统军事手段难以全面压制中国。她承认,美国在军事领域的“终极力量比拼”虽可占优,但成本高昂且风险不可控。相比之下,经济手段被看作更为“高效”的遏制法。



她提出,如果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停止对华投资和贸易,并切断我国与全球经济的联系,将导致中国经济“崩溃”,从而削弱综合国力。

这种观点,仅仅是源于对我国经济依赖外部市场的大假设,即,认为我国经济缺乏内生动力,需依赖美西方资本和技术维持增长。朋友们,你觉得这个可能吗?是不是有点白日做梦的感觉?



令人遗憾的是,美国对华焦虑的核心,却是经济实力超越的大威胁

事实上,哈奇森的言论揭示的正是美国对我国经济崛起的深层大恐惧。她担心的是,一旦我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将动摇美国全球霸权的根基,让其陷入“整体战略被动”。其实,这种焦虑体现的是,美国近年来的政策大转向。



上述政策转向主要体现在如下那些下三赖的手段上。

下三赖手段之1:“脱钩断链”与贸易战:想通过加征关税、制裁我国企业、限制技术出口等手段削弱我国产业链竞争力。



下三赖手段之2:拉拢盟友构建经济联盟,背后搞小动作:推动北约国家及欧洲盟友减少对华依赖,试图形成“经济孤立圈”。

下三赖手段之3污名化我国经济模式:炒作我国“产能过剩”“经济见顶”等等,目的是打击国际对华投资信心。

其实丑陋的是美国包括哈奇森在内,难道真的是看不到自身的困境与矛盾吗?

老美丑陋的自傲之1,是太过于高估自身经济影响力了:一切都建立在假设我国经济完全依赖外部市场的基础上,完全忽视了我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完整的产业链和政策调控能力。就拿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这47.1万亿元中,内需的贡献率超80%。

老美丑陋的自傲之2:自以高智商却低估了自己盟友的独立性:欧洲与中国在能源、汽车、科技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比如中欧贸易额2023年达8473亿美元,这是老美无法用单边政策来割裂的。

老美丑陋的自傲之3:"后视镜"忘看,忽视了自己国内经济是脆弱的:美国债务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高企的通胀,风险加剧的股市泡沫,以及美联储加息等经济政策的外溢效应,已经引发多国金融动荡。

面对如此张牙舞爪的老美法,我国的应对与反制,你说不做能行不?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将制之。

1. 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大门:推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单方面免签政策(覆盖54国公民)等措施,吸引国际资本。

2. 强化我国经济安全不放松:将经济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通过跨周期调控(如降息、降准)稳定增长预期。针对李嘉诚这类不顾国家安危、为钱惧怕霸权美国、不提前给国家汇报请示就出售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运营权等唯利是图大商,难道不该用国安法来制止吗?

3. 推动多边合作对冲老美围堵: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拓展金砖国家、东盟等合作机制,对冲西方围堵,让西方围堵成西天笑谈去吧。

朋友们,这老美的哈奇森之言与老美之作为,玩的仅是自愿自导的企图,想通过经济战来延缓我国崛起,用这小人之法,想来阻挡我们改革开放、快速发展与崛起,这,对于越挫越勇的中国人来说,是不是白日做梦啊?

面对美帝的强权打压,作为有血性的中国人该如何面对呢?请投票单选吧:①绕道前行,低头认输;②直面而行、竭力反对、埋头勇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