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黑龙江日报
中日友好医院黑龙江医院项目现场。
国内首台高寒高纬度小洞径“大禹号”TBM双护盾硬岩掘进机。本报记者 孙铭阳摄
□本报记者 孙铭阳
一季度,省建投集团省内开复工项目190个,各权属企业抢前抓早,按下工程建设“加速键”。记者近日走访了省内多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实地感受这片土地上涌动的建设热潮。
在龙江安装集团哈尔滨电机厂工程项目现场,水力试验台(三至六台)机械系统正在进行有序安装,不远处的绝缘实验室项目也正在进行土建。
项目施工经理张翼帅说,水力试验台机械系统项目中,他们使用了很多数字化手段,前期采用了“BIM+”设计模式,将设计周期缩短30%。安装时采用了华为5G+AR远程指导系统,可以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及时纠偏,压缩安装周期,将专家资源利用率提升60%。除此之外,在运维阶段还采用基于设备运行数据的AI预测模型,实时监测各项基础数据、关键数据,降低响应时间,运维成本降低了22%。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内,一座13层高的大楼主体结构已完工,正在进行钢结构吊装及外立面施工。这里是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之一中日友好医院黑龙江医院的施工现场。
省建工集团项目经理刘福昌说,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黑龙江省呼吸病诊治水平,缓解哈尔滨市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状况,为黑龙江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医院项目对通风、洁净的要求比较高,因此综合管道比较复杂,除了常规的上下水管道以外,还需要有氧气带、洁净空调、气动物流以及其他医疗专项管道等。”执行经理刘佳欢说,为此他们在前期设计中通过BIM做了管道综合布置图,有效利用空间,解决图纸错漏空缺。
冰雪还未彻底消融,黑龙江省水利投资集团(以下简称省水投集团)庆达公司哈尔滨磨盘山水库防洪提升工程建设工地已经竖起了防汛的倒计时牌。
自2024年7月项目开工以来,国庆长假、元旦、春节长假,这里从未停歇。在4200平方米的暖棚内,机器轰鸣,焊花四溅,建设者正紧张有序施工。为保证水库和下游防洪安全,他们必须在4月30日汛期来临之前完成主体工程。
在牡丹江,林海水库工程进入全面攻坚阶段。作为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输水隧洞是林海水库项目的关键节点,隧洞总长9.265公里,在掘进过程中将面临长距离超小断面独头掘进穿越断层破碎带及突泥涌水的风险等一系列施工难点。为此,国内首台高寒高纬度小洞径“大禹号”TBM双护盾硬岩掘进机正式投入使用。“‘大禹号’将为输水一期隧洞工程即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打下坚实基础,将使施工工期缩短至少18个月。”省水投集团林海公司董事、总工程师李恩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