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已经拍板,台湾以后就叫“中国台湾省”,这称谓一出,等于给赖清德判了“死刑”。

台媒还爆料,台湾领导人有两条逃亡密道,以备大陆收台时,随时跑路。

消息一出,岛内炸开了锅,大家都在猜:这家伙是真觉得自己还能跑得掉?

可赖清德还不死心,囤着一堆兵守着,想“反斩首”,但解放军早把他那点小算盘摸透了。

这事怎么来的,又会怎么走下去?还得从头说起。

赖清德两条逃亡路线的曝光,像是给台湾岛内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士林官邸那条密道,藏在不起眼的通道里,末端连着衡山指挥所,旁边还停着直升机,随时能起飞。

另一条更直接,从他办公的地方一路通到防务部门的指挥中心,照样有直升机待命。

这两条路听着挺隐秘,但台湾就巴掌大的地方,战略纵深几乎为零,哪藏得住?

更别提解放军这些年对岛内的情况了如指掌,前阵子在东部海域的实弹演习,摆明了就是在练手,盯着这些所谓的“逃生通道”。

士林官邸

这消息传开后,岛内舆论彻底炸了。

有人觉得赖清德这是做贼心虚,有人干脆嘲笑他痴心妄想——跑?往哪跑?可他倒也不含糊,上台后就忙着加固这些路线,派重兵把守,说是要“反斩首”。

这架势,像是在给自己壮胆。

可现实摆在那,台湾的地形和位置决定了,这种小动作在解放军面前不过是垂死挣扎,演习的炮声还没散,赖清德怕是已经感觉到了头顶上的压力。

事情闹到这步田地,得回头看看这一切是怎么来的,台湾的未来到底叫什么名,一直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过去这些年,坊间议论得最多的是两种说法:一个是“中国台湾省”,一个是“台湾特别行政区”。

这俩名字听着简单,背后却藏着不一样的路子,叫“中国台湾省”,意思很直白,台湾省跟福建、广东没什么区别,走的是一国一制。

毕竟台湾3.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两千多万人口,搁在大陆的行政区划里,撑死也就是个省的规模。

这说法听着硬气,也符合历史上的定位。

可另一边,“台湾特别行政区”走的就是一国两制,像香港澳门那样,带着独特的执政风格。

这个想法最早就是为台湾量身定做的,大陆搞社会主义,台湾玩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碰一块,谁也不吞谁,各自过各自的。

台湾要是成了特别行政区,就能自己管自己的党政军、财政啥的,高度自治,听着挺美。

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和平统一,和平统一走得通,特别行政区就还有戏;要是非得硬碰硬,那就只能是省了。

过去这些年,大陆一直没把话说死,留着余地。

可最近风向变了,王毅外长在联合国那儿直接放话,台湾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这话一出,等于给这件事定了调。

台湾那边自然坐不住了,有媒体跑去问国台办,这“中国台湾省”是什么意思?香港回归后是特别行政区,台湾咋不一样?

国台办的陈斌华倒也没绕圈子,直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大方针,最有利于两岸,也最符合民族利益。

大陆还是想走这条路,会跟台湾同胞一块摸索“两制”的台湾方案。

可这话里也透着点弦外之音——台湾的路子,不一定非得照着香港澳门那套来,换句话说,一国两制不是死板的模板,还得看收台时是个什么情况。

国台办的话很灵活,也留了余地,可落到赖清德的俄罗斯,就是另一番滋味了。

两岸统一早就不是空话,而是实打实往前推了。

大陆这边态度很明确,不管是省还是特别行政区,核心就一个:台湾必须回来。

赖清德当局当然不甘心,一边跳脚骂大陆是“敌对势力”,一边却悄悄给自己留后路。

那两条逃生密道,就是最好的证明,可他越是折腾,越显得底气不足。

岛内有人算过账,台湾的地形决定了,根本没地方跑。解放军的火力覆盖范围,早就把这些小算盘算得死死的。

回头看这几年的局势,统一这趟车已经开上了快车道。赖清德上台后,嘴上喊得凶,可动作上全是防守。他加固逃生路线,囤兵“反斩首”,摆出一副死守的架势。可这有用吗?

解放军这些年的演习,一次比一次靠近台湾沿岸,多次围台,隐身性能再强的飞机也出不去。

外界都看得出,这不光是练兵,更是对着某些人的逃跑计划来的,赖清德那点家底,怕是连给自己壮胆都不够。

2024联合利剑,围台演习

再往深里说,称谓其实早就不是单纯的名字问题,而是两岸关系的风向标。

大陆这边态度很清楚,不管叫什么,台湾都是中国的一部分。

过去几十年,为了和平统一,大陆一直留着余地,想着用一国两制把事办圆满了。可台湾这边要是死活不配合,那余地也就越来越小。

眼下这局面,台湾的未来称谓到底是什么,或许还没完全定死。

可有一点很清楚,不管是省还是特别行政区,统一这事已经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怎么来的问题。



赖清德忙着修密道,囤兵壮胆,可这不过是给自己找点安慰,两岸的距离,从来不是靠跑能拉开的。

信息来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