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雁回时》最新的剧情中,借着阻止五大臣上疏的东风,庄寒雁终于获得觐见苗贵妃的良机。



按照庄寒雁的计划,她帮助苗贵妃化解了危机、稳住了局势,无异于第二次救对方于水火。有了这两次过命的交情,苗贵妃应该会对自己另眼相待。何况,她所求的事情很简单,无非就是限期十日,让父亲庄仕洋完成《四海大典》的默写。

一旦庄仕洋没有了修典的借口、失去了皇帝的庇佑,自然是庄寒雁砧板上的鱼肉。为母复仇,仿佛已经在肉眼可见的未来。

庄寒雁的计划很完美,但是第一步就出现了意外。对于她的请求,苗贵妃根本就不同意。毕竟,满朝文武、王公贵族,对苗贵妃所有的敌意都是害怕她母凭子贵、后宫干政。

如今,苗贵妃如果点头答应帮助庄寒雁求得圣旨,这不就是妥妥的不打自招、落人口实吗?因此,纵使庄寒雁巧舌如簧,苗贵妃却不为所动。



庄寒雁辛辛苦苦了忙乎了一大圈,最后却兜兜转转回到了原点。无奈之下,庄寒雁只能铤而走险、行刺贵妃。

不过,苗贵妃不是普通人,她经过风浪、见过世面,不是一把发簪就能轻易拿捏的。庄寒雁咄咄逼人,苗贵妃临危不乱。这场针尖对麦芒的较量,最终以苗贵妃的点头同意收场。

在得知闺蜜阮惜文被庄仕洋杀害后,苗贵妃终于同意了庄寒雁的请求,命令庄仕洋限期完成修典,同时借着查案的名义,让傅云夕有了出入都察院的权力。

硝烟散去,皆大欢喜。庄寒雁满心欢喜地走出了皇宫,但是迎接她的却是心态失衡、原地爆炸的傅云夕。



疯开癫走,夫妻反目。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感到措手不及。明明是计划完成、尽在掌控的完美结局,傅云夕为什么却突然破防了呢?

答案很简单,傅云夕感到了欺骗。庄寒雁进宫之前,只说是觐见贵妃、求得旨意,让习惯上班摸鱼、奉行拖延战术的庄仕洋限期完成《四海大典》的编修。

直到庄寒雁把发簪刺向了苗贵妃的脖子,傅云夕这才感到了恐惧和不安。原来,进宫行刺、借机要挟的计划,庄寒雁并未对傅云夕言明。傅云夕感到了欺骗,所以才会勃然大怒。

不过,世上的人事情都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傅云夕之前曾将庄寒雁玩弄于鼓掌之间,如今,板子打到了自己的身上,他却感到疼了?



你拿当我棋子,我对你有隐瞒。两人之间,本就是半斤八两、旗鼓相当。就像庄寒雁说的那样,“现下你终于知晓,交付信任之后,再被欺骗是何种滋味了?怎么现下身份转换,你便受不了了?”

骗人者,终将被人骗。傅云夕如今被回旋镖所伤,实属自作自受。但是,傅少卿并不是一个不懂怜香惜玉、不会换位思考的人,他的破防另有原因。

在傅云夕质问庄寒雁时,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是想害死我们所有人,是吗?”

害死所有人——这才是傅云夕愤怒的根本原因。

在入宫之前,庄寒雁并未对傅云夕透露过,假如万不得已、她会行刺贵妃的事情。直到傅云夕在宫门外回忆起她的话语、她的发簪,后知后觉的傅云夕这才意识到了她要行刺贵妃、鱼死网破的决定。



行刺贵妃,在古代是大逆不道、株连九族的大罪。以庄寒雁的聪慧,她自然知道自己这么做的后果。

在进宫之前,庄寒雁的心里就已经有了两套计划。

A计划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凭借着真诚的必杀技,获得苗贵妃的点头。

一计不成,还有一计。以庄寒雁的聪明,她还准备了另一套B计划——行刺苗贵妃。假如苗贵妃不听劝、不点头,那么她只能贸然出手、行刺贵妃。这一套计划看似简单,实则是借力打力、玉石俱焚。

毕竟,无论庄寒雁行刺苗贵妃的计划能否得逞,只要这件事情传出宫外,九族消消乐的结果必然逃不过。如此一来,庄家也好,傅家也罢,都是满门抄斩的结局。这样的做法虽然有些极端,但也能借机除掉庄仕洋。



正是想到了这一层,傅云夕才会在宫门外如梦方醒、欲言又止。就在那一刻,他忽然发现,傅家满门已经被庄寒雁绑上了贼船,因此,他才会感到心跳加剧、后背发凉。

庄寒雁以身入局、以命相搏,只要按照她的计划,无论是求得圣旨还是要挟行刺,最终都能大仇得报。只是,她把庄家、傅家男女老少的生死都当作了自己的赌注。

无论如何,庄寒雁稳赚不赔,傅家人生死难料。所以,傅云夕才会破防。毕竟,他娶庄寒雁要的是保家,不是绑架。

庄仕洋的城府心机,阮惜文的隐忍聪慧——在庄寒雁的身上,不得不感叹遗传基因的强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