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一把故土,一壶故乡水,这是唐奶奶时隔46年,首次看望儿子时给他带的礼物。

然而,墓碑上儿子依旧是年少时的英俊模样,可唐奶奶却早已白发苍苍、身形佝偻。

这场跨越千里的母子相会,再一次为大众展现了,那个年代里人们的铮铮铁骨和牺牲精神。



唐奶奶今年已经93岁了,头发早已花白,身体也有些不听使唤,就连挺直腰杆都成了奢望。

如同其他老年人一样,唐奶奶每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发呆,而后独自回忆往昔。

但不同的是,她回忆的是烈士儿子胡阳生。

时间回到1979年,彼时新中国刚刚成立30年,老百姓总算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了。

但出于国家未来发展的考虑,我国正式和美国建交,继而引起了越南的不满。

事实上,关于中越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在各种原因的促使下,同年越南开始在两国边境发动侵略战争,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也正式打响。



在这次战斗中,我国一共有8500多名烈士英勇牺牲,其中就包括胡阳生。

当时,胡阳生才刚刚入伍不过2个月,得知边境爆发战争,急需兵力支援,他想都没想便积极响应号召前往边境参加战斗。

那一年,胡阳生21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

如果没有这场战争,或许很快唐奶奶就会张罗着给他安排亲事,让他尽早成家立业。

可以想象,接下来的人生中,胡阳生也会和身边其他人一样度过幸福的一生!。

他会按部就班的结婚生子,按部就班的工作,然后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过着平淡却的生活......



这些在他人眼中再平常不过的人生,却是胡阳生可望而不可求的。

他的一生被终止在21岁那年,甚至都没有机会和家人道别,便匆匆离开了这个世界。

得知这个消息后唐奶奶痛不欲生,几度哭晕过去,得知胡阳生被埋葬在广西的时候,唐奶奶也曾想过要去看儿子一眼。

但在那个交通并不发达的年代里,唐奶奶想要跨越千里,从湖南前往广西实在是太难了。

加上家里本来也不富裕,最终这个念头只能被她埋藏在心里......



后来生活好了,口袋里也有钱了,可唐奶奶的身体却每况愈下,不足以支撑她跨越千里,去看一眼儿子。

于是,她只能每天看着手机里,泛黄且模糊的照片以解思念之情,那是胡阳生当兵时拍的黑白照片。

每每看到这张照片,唐奶奶就会想起母子俩以往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嘴角忍不住向上勾起,但很快就垂了下来,接着泪水湿了眼眶。

一股难以名状的悲伤席卷全身,让她痛彻心扉......



眨眼46年过去,唐奶奶已经93岁了,她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日子,可即便是明天就走,她也并不害怕。

但遗憾的是,她还未来得及去看一眼远在广西的胡阳生,这也成了她内心唯一也是最大的心愿。

当地相关部门在得知唐奶奶的情况后,经过开会商讨,决定帮助唐奶奶实现这个愿望。

随即有关人员为唐奶奶进行了健康评估,并制定了相关的计划,一切安排妥当后,唐奶奶终于踏上了路途。



眼看距离胡阳生的烈士陵园越来越近,唐奶奶的心也越发的激动起来。

因为腿脚不便,很多时候她都是坐在轮椅上,由别人推着前进,推不了的路段就抬着走。

但在来到胡阳生墓地附近时,唐奶奶却坚持要自己下来走。

只见她佝偻着身子,在别人的搀扶下,亦步亦趋的缓慢走上台阶,还未见到胡阳生的墓地,泪水就已经模糊了她的眼睛。

而当她终于看到胡阳生的墓地时,眼泪再也忍不住的往下流,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疼痛,如同排山倒海般呼啸而来!



如果可以,唐奶奶恨不能代替儿子去死,但没有如果。

墓碑上的胡阳生,一如记忆中的那般模样,笑意盈盈的看着母亲,仿佛在说,“妈,你来看我啦”?

唐奶奶哭到不能自已,可即便内心如何痛苦,她也未曾责怪过儿子半分,只是说着:“我的仔,他保卫了祖国,他是光荣的”。



这就是老一辈人最令人敬佩的地方,或许他们并不认识几个字,懂得也远远不如当下年轻人的多。

但他们的骨子里,却流淌着浓浓的爱国牺牲精神!

只要祖国有需要,只要人民有需要,不论是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义无反顾,誓死不悔。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类似胡阳生这样的烈士数不胜数。

而和唐奶奶一样的烈士遗属,也是数不胜数,他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比之下,唐奶奶是幸运的,她自始至终都知道儿子葬在哪里,也在有生之年得以看望一次。

而同样是烈士的段金发父亲,直到去世也没能再见上儿子一面。

段金发是河南人,1943年参加革命,在1948年解放临汾的战斗中牺牲的,由于当时消息并不发达,牺牲几个月后消息才传回老家。

父亲老泪纵横的同时,说什么都要去找儿子的尸骨,将其带回家乡安葬。

但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以及当时国内的局面还没有彻底稳定,在村干部和家人的劝说下,父亲才不得已打消了这个念头。



后来新中国成立了,家里人也尝试过去临汾市寻找段金发的尸骸。

可由于资料匮乏、信息的缺失,导致他们一直没能找到,继而让老父亲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直到今年的2月22日,他们才意外在中华英烈网上获知了,有关段金发埋葬地的消息。

在时隔77年后,家人才第一次前往祭扫........

虽然来的有些迟,但好在总算找到了,也算是告慰了死者的在天之灵!



正因为有段金发、胡阳生这样的英雄,我国才能在重重磨难中走出来,创建一个幸福安逸的家园。

正因为有了前人的无私托举,才让后代得以过上安稳的日子!



如今,老一辈的牺牲奉献精神,也在新一代年轻人的身上得到延续。

未来我们会带着他们的那份勇往直前,将祖国建设得强大且繁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