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近35年中国男篮发展史,从90年代开始,以胡卫东、刘玉栋、王治郅、巴特尔、巩晓彬等为代表的94黄金一代出现,中国男篮进入第一个高峰期,打进1994年世锦赛八强和1996年奥运会八强。
在2000年后超级中锋姚明开始占据男篮核心位置,姚明在FIBA赛场攻防两端的作用过于恐怖,进攻端美国队和西班牙队这样的最顶级队伍也无法限制姚明,防守端更是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中国男篮凭借围绕姚明打造的阵容,在2004年和2008年连续两届奥运会打进八强。
从2009年开始,姚明就将接力棒传给易建联,也就是从此刻开始,中国男篮的青训进入低潮,虽然涌现出郭艾伦、周琦和王哲林、李慕豪、丁彦雨航这样具备顶级潜力的球员,但他们的成长始终未达预期,易建联也一个人苦苦支撑到2019年男篮世界杯,在这届世界杯后易建联退去,中国男篮彻底沉入谷底!
回顾近15年,中国男篮在人才基数和青训投入上都在不断增大,但却始终培养不出一名能接班易建联的球员,男篮名宿刘玉栋表示:他们现在有更好的环境、更好的基础设施,但他们不练,每个都是软骨头,打球毫无斗志和精神。
而在近期男篮传奇王治郅接受名记于嘉专访时,谈到自己当教练时,大致对于中国男篮的青训问题感受颇深,第一,年轻队员缺少目标,他们不知道男篮缺的是世界杯和奥运会的胜利,不知道球迷并不喜欢他们的发型;第二,年轻队员对于手机的沉迷,就算是系鞋带都要看一下手机,最后无奈的大致直接在球馆装上信号屏蔽仪,只能以这样的方式督促年轻球员认真训练。
自从姚明上任篮协主席以来,姚明看到了中国男篮发展的潜在问题,所以姚明一直专注于大学生联赛、青年联赛,并将一些年轻球员推进NCAA的舞台,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更多年轻球员,而从近两届男篮U17和U19世界杯来看,中国男篮涌现出杨瀚森、赵维伦、王俊杰、张博源等一批潜力球员,距离重返奥运会应该已经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