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开了眼了!一些居心叵测的商家竟然在商标的字眼上和消费者玩起了心眼。
“壹号土猪肉”不一定是土猪肉,因为“壹号土”是个商标;“山里来的土鸡蛋”不一定是土鸡蛋,因为“山里来的土”是个商标;“裕湘手擀银丝挂面”不是手擀的,因为“裕湘手擀”是个商标。这样的“心机标”商品还有“0添加西”梅、“零蔗糖”冰激凌、“120W ”充电器、“其他没了”添加剂等等。
我以前还真没想到有商家会利用商标的字面意思去坑蒙消费者。我只是觉得现在的商标怎么越来越无趣了,基本是数字+量词+一种动物或者水果杂粮,主打一个简单粗暴的“网感”。但显然一些商家的缺德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就我个人来说,我决不会买任何一样玩“心机标”的商品。因为生产这个商品的商家从营销的第一天起就抛弃了基本的诚信原则。如此玩弄消费者心理,本质上就是欺诈,然后它对这个商品用什么“科技”都不用意外。
另外我特别想知道的是,这样的“心机”商标如何得以通过的,又是谁允许这样的商品堂而皇之摆在货架上?这么低劣的“话术”差不多等于在说“我要用这个商标去骗人了,麻烦通过一下”。但它还是通过了。让明显居心不良的商标成功注册,客气点说是玩乎职守,严重了说简直是助纣为虐。
市场经济的基石是诚信。所有耍小聪明玩“心机标”的商家,都必须受到市场与法律的严惩。带有明显误导和欺瞒性质的商标都应该被宣布为无效,商标拥有者必须得到相应的处罚。
这种缺德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还严重消耗了市场的信心和信任。如果听任“心机标”或类似昧了良心的欺诈行为大行其道,对消费市场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试想一下,如果每次去超市买个吃的喝的,先要研究一番包装写的那几个大字究竟是我认识的字还是仅仅是一个“商标”,你说累不累?
作者:明叔
编辑:李争
编审: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