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由北京点众科技主办,携手嘉兴九州文化传媒、重庆麦芽传媒、广西山海星辰传媒共同举办的关于“新生态、新思路、新发展——微短剧出海暨生态健康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顺利落幕。吸引了平台方、媒体方、版权方、制作方等数百名行业人士参加。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副局长赵杰在致辞中表示,“让我们一道推动政府监管,保护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微短剧的版权工作,社会共治新格局,促进微短剧行业的健康高质量发展。”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副局长赵杰)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主题演讲中表示,“让我们携手构建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让每一部优秀的微短剧作品能够跨越山海,跨越文化直抵人心。”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
微短剧出海,是顺应时代的全球性文化现象,符合全球用户主流的使用习惯。同时,推进版权保护也是行业人士所需。现场举行了“微短剧版权保护联合专家小组”成立仪式,以及“中国微短剧版权服务平台”暨“微短剧版权保护和服务计划”发布仪式,推动短剧版权保护的发展进程。
(“微短剧版权保护联合专家小组”成立仪式)
(“中国微短剧版权服务平台”暨“微短剧版权保护和服务计划”发布仪式)
活动现场嘉宾们观点激荡,金句频出,干货满满,共同探讨出海短剧的发展新方向。
出海短剧的未来抓手:IP、AI、本土化和新的商业模式
“预计海外三年50亿美元,2029年内将突破560亿美元。”活动现场,点众科技董事长陈瑞卿以具体的数据为基地,指出了短剧有望成为全球第五大文化新现象。
(点众科技董事长陈瑞卿)
一句话,既点明了短剧出海的明朗前景,也点燃了现场与会者的热情与疑问,“怎么做,才能把握住机遇?”
凭借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有效提升投放转化率,以及IP内容库和本地化生产等多个优势,点众旗下的海外短剧平台 DramaBox 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位居榜首。
九州文化董事长汪家城则围绕着“九州文化短剧出海的产业链实践与协作创新”,讲述其如何在做海外短剧的过程中,做好“中国故事,全球表达。”
(九州文化董事长汪家城)
汪家城指出,九州能出海成功的基础是在国内短剧领域的深厚积累,“公司也在以工业化体系,打破文化壁垒;聚焦爱情、亲情等普世主题;IP改编上选择国内已验证爆款+本土化重构,赋能创作者做精品。”
麦芽传媒董事长何云长则指出,出海短剧发展的新机遇是持续提高确定性,“以本土剧开拓市场增长盘,普世情感更容易跨越国界,女性向的情感故事更受欢迎。”
(麦芽传媒董事长何云长)
Meta大中华区业务总监Davis则分析了海外的视频内容市场,介绍了Meta赋能微短剧出海的五大支柱;
Google大中华区商业合作部业务负责人Allen,分析了出海短剧的机遇,“出海短剧正从纯IAP 短剧,转向混合变现,以及纯IAA 短剧。”
IP、人才培养、流量加持,河马剧场全方位赋能行业发展
免费短剧将会成为短剧市场的主流,这一论断几乎成为短剧行业的共识。其中,主打“河马剧场,免费看到爽”的河马剧场,正不断刷新着发展的历史——2024用户暴增10倍,月活突破6000万;单月广告收入破亿,IAA 模式重塑着行业发展的新边界。
现场,点众科技副总裁张翔宇公布了“河马剧场”合伙人计划。具体来说,“河马剧场”合伙人计划将全方位赋能合作方—10000部点众优质小说,1000+爆款IP开放;超1000部河马优质剧本;经验赋能,提升爆款率,以及全域专属流量扶持,助力爆款短剧的产出。
( 点众科技副总裁张翔宇)
“我们会为合作方提供保底+超高比分成的双重的收益保障,确保大家拿到满意的版权收益。匹配了成品剧新片合作,首发高保底;成品剧框架引入,保底+分成;成品剧品类合作,奖金激励;联合制作,爆款+分成等多种合作模式。”
对于一些特殊的品类短剧,河马剧场还会提供品类专属的奖金激励政策。每个月至少打造5部爆款,每部作品宣推预算超过300万,助力作品破圈,引领行业发展。
(首批“河马剧场合伙人”)
例如,3月28日在河马剧场独播上线的短剧《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开播之后,主演刘晓庆爆红网络,全网好评,登上了各大社交媒体的热搜前列。
会上,以腾讯视频、爱奇艺、红果、九州、麦芽、山海等14家首批“河马合伙人”共同启动了该计划。
此外,为了培养行业人才,河马剧场举办了首届“河马杯”大学生微短剧大赛,启动导演的挖掘计划,以及针对导演和编剧的新人作品展映计划,为行业新人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为行业持续的发展和输送新鲜血液。
出海短剧市场不同打法各异、前景可观
大会现场,山海文化董事长周培金主持了平台方、出品方、内容方探讨“如何进行多维度变现”的论坛。
(圆桌一:平台、出方、内容方探讨“如何进行多维度变现”)
对此,DramaBox业务负责人吴克雷认为,“在核心驱动力上面。海外短剧和国内短剧都是调动用户的情绪。”
Applovin高级业务总监杭叶则提到了出海短剧的商业模式,“出海短剧应用的变现一类以付费为主,广告变现iaa为辅;另一类也有纯广告变现的短剧apps。”
梵花文化的CEO李荣鑫现场以机上娱乐为案例指出,“我们针对飞机旅客看短剧场景,提供了看短剧赢机票的盲盒开奖,用户看剧的动力就来了。”
XTV短剧出海董事长金章晋则说,为破解收益不确定,推出了“免佣金、无时限、收益永久有效”政策,以保障创作者长远利益。
吉比特雷霆出海短剧总负责人李欣逾指出,“短剧要用小步快跑的逻辑,阶段性验证内容经验,减少试错成本。不断迭代升级情绪打法。”
(圆桌二:以制作方角度来探讨“如何制定各地发展策略”)
点众科技市场与公共关系总经理王燕,主持了以制作方角度来探讨“如何制定各地发展策略”。王燕指出,文化出海不是“复制粘贴”,而是“千人千面”的精准适配。不同的公司,会通过文化基因解码本土化内容策略,探讨“如何制定各地发展策略”,大有门道。
DataEye副总裁林启文指出,“海外短剧中女频占据主导地位。情感、都市、逆袭最火。翻译剧在市场中的占比超八成。”
TopShort内容负责人水阑瑟分享了日本出海短剧的现状,“保持对中国短剧内容的信心,但也保持对新的市场文化的敬畏心。”
Coco Media的制片人车胜宰分析道,“韩国的粉丝经济非常强大。若能与偶像、网红(Influencer)联动,粉丝群体会自然而然地导流至内容端,还可以期待主题曲发行、周边商品(衍生品)等商业扩展。”
杭州熙丽泉鸣创始人唐琥珀分享了三条海外短剧的经验,“用当地语言讲普世情感;先完成再完美;多用科技。”
华潮文化CEO朱佳能分享到,“最重要的还是要能够抓住当地观众的审美点。东南亚观众对“土味逆袭”“豪门打脸”毫无抵抗力。”
长达四小时的论坛活动,现场嘉宾们观点激荡,金句频出,干货满满,共同探讨出海短剧的发展新方向。
了解短剧,请关注新腕儿。
加入新腕儿社群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