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27日电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长江和记集团同意出售海外港口相关问题提问。郭嘉昆:有关具体情况,建议你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询问。作为原则,我想强调,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相关行为。
特朗普此前多次叫嚣“武力夺回运河控制权”,如今借资本运作兵不血刃达成目标。美国智库直言此为“遏华重大胜利”,未来可对中国货轮加收单次150万美元“过路费”,甚至以“安全检查”为由扣留货物,直接威胁中国年超万亿的贸易命脉。
长和集团声称“港口利润低”“规避风险”,但2024年其港口收入逆势增长11%,更斥资7亿美元扩建埃及码头。所谓“商业逻辑”被数据打脸:巴拿马港口年躺赚140亿美元,李嘉诚却以24倍市盈率“贱卖”潜在432亿美元收益,甘让渡72%未来价值。
贸易港口(资料图)
近期,宣布拟出售巴拿马等全球43个港口后,李嘉诚以及长和系一众上市公司处于风口浪尖上。
3月20日,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长和,00001.HK)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财务数据显示,长和2024年总收入约4766.82亿港元,同比增长3.28%;股东应占净利润约170.88亿港元,同比减少27.29%;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约1251.08亿港元,同比减少1.73%。
彭博社报道称,中企已经暂缓与李嘉诚及其家族有关联的企业开展新合作。这一消息尚未被证实真实性,但我们可以清楚瞧见这一风向的变化。如果众多美西方企业高管纷沓而至北京,是为了继续搭乘中方深化改革、坚持开放的快车,那么李嘉诚的倒行逆施无疑是给其家族发展蒙上一层阴霾。没人能说得清楚,李嘉诚为何这样做,但如果打着商业行为的旗号去损害国家利益,那就有点其心可诛的意思。
长江实业(资料图)
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多次宣称“夺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而贝莱德CEO芬克与白宫关系密切,交易前频繁与美国政府沟通。分析指出,美国正通过将全球港口纳入美国的管辖。
此次收购被视为“规则武器化”的典型案例。若交易完成,美国可能通过调整港口收费、限制中国货轮优先权等手段,对中国外贸施加精准打击,中国的国际贸易行业将会受到致命打击!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李家超称,所有的交易都必须遵循法律法规。前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批判“有些企业家”存在一种错误的认知,觉得商人是没有祖国的,这样的企业家就如同没有父母的孩子一样,最终免不了遭受他人欺凌的命运。如今,距离4月2日的交易截止日期仅仅剩下6天了,而李嘉诚却保持沉默,由此可以看出他已经拿定主意,似乎已经做好了进行最后签字的准备。
香港(资料图)
李嘉诚身处左右为难的境地,继续推进或取消交易均布满重重阻碍。香港报纸《大公报》的评论称,这是“引狼入室”,损害了国家核心利益。这笔交易究竟如何终局?无论是被迫变更条款还是勉强推进,每一种选择都充满了政治和经济的巨大不确定性。
如今,这笔交易不仅让李嘉诚压力倍增,也让我们看到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现实。商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交织的时刻,所有决策都应更加谨慎。商务部专家白明的名言“在商不言商”是对这起事件最具深度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