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李白,人们脑海中往往浮现出诗仙、酒仙以及怀才不遇的形象。然而,鲜有人知,李白能创作出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佳作,其丰富的游历经历功不可没。
李白一生,绝大部分光阴都付诸于外出游历。或为寻觅创作灵感,或为排遣心中愁绪,以至于他不是在游山玩水,就是奔波在前往山水之间的路途上。
于是问题接踵而至,李白大把时间投身 “环游世界”,那他的资金从何而来?要知道,古代远行开销巨大,远非现代人所能想象。更何况,众多诗人乃至艺术家,终其一生穷困潦倒,为何李白却能如此 “挥霍”?这就不得不探寻李白不为人知的一面。
山水为伴,足迹遍四方
李白外出游历的脚步,最早可回溯至他 18 岁时。彼时,他在大匡山中隐居读书,山中生活枯燥乏味,时间一久,李白便按捺不住,开始在周边游历,临近郡县的美景胜地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此期间,他频繁往来于江油、剑阁、梓州等地,与友人相聚,吟诗作对,好不快活。
随着年岁增长,李白的胆量愈发壮大,仅在老家附近游历已无法满足他对世界的渴望。于是,他告别家人,开启真正的远行。那时的李白年轻气盛,潇洒不羁,常常一人一剑,仗剑走天涯。
他先是领略了成都境内的旖旎风光,接着慕名奔赴峨眉山。可这仍觉意犹未尽,又乘舟而下,饱览渝州景色。这场游历持续了两年多,直至李白染病,才不得不暂时中断。但他病愈后,立刻再度踏上远游之路,先后辗转汝州、安陆等地,在此结识了当时闻名遐迩的书法大家李邕,以及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与李白一样钟情游山玩水,二人一见如故,结伴游历多地,留下了一篇篇优美的诗词佳作。
27 岁时,李白难得消停了一年,因为这一年他步入婚姻殿堂。家人要求他留在家中,多陪伴妻子。然而,李白仅仅安分了一年,次年便以 “朋友相邀” 为由,溜出家门,再度踏上旅途。
随着年龄增长,李白开始产生危机感。尤其是 30 岁时,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如此浑浑噩噩下去。古人云 “三十而立”,自己已过而立之年,却整日沉迷游山玩水,仕途毫无进展,这显然不行。
首次,李白的游历有了新目标 —— 结交各地名士、权贵,期望借助他们的举荐踏入仕途。
李白奔赴长安城,结识了宰相张说及其子张洎,后来在终南山又有幸结识了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
遗憾的是,李白在长安城四处碰壁,心灰意冷的他途经开封、宋城,来到五岳之一的嵩山。好友丹丘生在山中建有居所,李白在此停留数月。在丹丘生的劝说与开导下,李白重新振作,决定再次外出闯荡,碰碰运气。
这一次,他来到洛阳。毕竟,除了长安,洛阳也是达官贵人云集之地。在洛阳,李白受到的欢迎远超长安,他结识了大臣崔成甫和元演,三人结为莫逆之交。后来在元演的邀请下,一同前往随州游玩。
此后,李白回家稍作停留。这段时间里,他反思自己为何结交众多达官贵人,却仍无法入仕。最终得出结论:有些人只是表面敷衍,自己却信以为真。若想真正获得他人认可与喜爱,需花心思投其所好。
李白虽不擅长阿谀奉承,但擅长写诗。只要诗作能打动人心,何愁无法入仕?于是,李白向唐玄宗献上《明堂赋》和《大猎赋》,向玉真公主呈上《玉真仙人词》,向贺知章奉上《蜀道难》和《乌栖曲》。
不得不说,他这次转变极为成功。若说此前李白只是小有名气,此时在长安则声名大噪。达官贵人们纷纷谈论李白的诗词,人人都以得到李白的诗作而自豪,就连唐玄宗也多次提及李白。
就这样,李白如愿以偿踏入仕途。唐玄宗任命他为翰林,实际上就是御用词人。唐玄宗每次宴饮、郊游,必定带上李白,命他写诗助兴。
然而,成为翰林的李白并不快乐,他志在实现抱负,而非整日充当御用词人。久而久之,他心生不满,索性弃官而去,再次开启游山玩水的生活。
李白先是与杜甫、高适一同出游,单父一带的风景名胜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也创作了不少佳作,如《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
他们觉得意犹未尽,又前往河南王屋山。原本想邀请画家司马承祯一同前往,可惜司马承祯已然去世。此后,因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游山玩水的生活暂时中断。
58 岁时,李白自觉时日无多,开启人生最后一次游历。他先前往江夏,探望在此担任太守的好友良宰,留下《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次年,他与好友贾至泛舟洞庭湖上,之后又前往宣城,后来因生病,不得不返回金陵。临终之际,李白留下一首《临路歌》,不久便与世长辞。
纵观李白的一生,除了短暂的为官经历,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游山玩水、吟诗作对,这般生活着实令人羡慕。只不过,他游山玩水的开销堪称巨大,仅第一次出川的花费就高达 30 万钱,换算成现代现金,约 158 万。其一生的开销更是难以估量,以亿计。那么,如此巨额的钱财,他究竟从何而来?
家世雄厚,初游有支撑
首先,李白的家世背景非同一般。李白第一次出川时年仅 24 岁,那笔高达 30 万钱的游山玩水费用,正是其父亲李客所给。如此出手阔绰,绝非一般家庭能够做到。
据说李白的祖上可追溯至汉朝飞将军李广,而李白自称是十六国时期北凉开国皇帝李暠的九世孙。李暠亦是李唐皇室的先祖,既然李暠的后人中能出李世民这样的皇帝,出现李客这样的大富豪也不足为奇。
李客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富商,虽称不上富可敌国,但富甲一方绰绰有余。李家生意广泛,且子嗣众多,人丁兴旺,所以李白无需操心打理生意,只管尽情花钱。
实际上,即便李白想接手家中生意,也轮不到他。因为李白在家中排行十二,人称李十二,他前面兄长众多,根本轮不到他为家中生意操劳。
李白前期旅行开销基本都由父亲提供,且动辄以十万钱计,说他挥金如土毫不为过。然而,父亲去世后,李白虽不至于挨饿受冻,但主要收入来源确实断绝。毕竟,李白的哥哥们辛苦赚来的钱,怎会轻易让李白肆意挥霍?此后,他的生活逐渐陷入困顿。
贤妻助力,嫁妆作盘缠
家中不再提供资金,不过李白的妻子们财力雄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游山玩水的开销便来自妻子。
李白共有两任妻子,她们的身世都不简单。李白的第一任妻子许氏,是前任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家为官宦世家,李家为商贾大户,虽说并非完全门当户对,但两家联姻可实现互补。
李白及李家看重许家在朝堂上的地位与人脉,许家则看中李白的才华以及李家在地方上的实力。许圉师对李白这个孙女婿颇为满意,欣赏他的才华。因此,许氏嫁入李家时,嫁妆丰厚,许圉师还私下资助过李白不少银两。这些钱财及许氏的嫁妆,后来都成为李白游山玩水的经费。
许氏与李白相伴 13 年,在李白 40 岁时离世。不久后,李白迎娶第二任妻子宗氏。宗氏的父亲是前任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楚客是武则天伯父武士逸的孙子,凭借这层关系得以入仕。虽 “神龙之变” 后宗楚客被罢官,但宗家依旧是高门大户。所以,宗氏的嫁妆同样丰厚,自然也都成了李白后来游山玩水的资金。
然而,两任妻子带来的钱财终有用尽之时,那么李白还有哪些收入途径呢?
权贵相援,赏赐解囊丰
别看李白正经为官时间不长,却也有收入来源。别的不说,李白结识的达官贵人众多。由于李白声名远扬,这些人对他从不吝啬。
此前李白曾结交宰相张说,张说对李白印象平平,但张说之子、驸马张洎却与李白结为至交好友。李白处境困顿时,张洎没少赠送财物。所以安史之乱前夕,因张洎与安禄山关系密切,李白便劝他远离安禄山。张洎听从了李白的建议,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张洎未受牵连,为此,他重金酬谢李白。
再者是玉真公主,她在李白身上没少花费。李白游历终南山时,便住在玉真公主的别馆,由此可见二人交情匪浅。玉真公主极为喜爱李白的诗,李白也没少为她写诗,而玉真公主向来慷慨赏赐。
不过,相比前两位,出手最为大方的当属唐玄宗。李白虽是御用文人,官职仅为翰林,俸禄有限。就那么点俸禄,还总让李白专门写诗,唐玄宗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因此,每次李白写完诗,都能获得丰厚赏赐。李白后来辞官回乡时,唐玄宗依依不舍,还特意赐予一笔丰厚的 “奖金”,史称 “赐金放还”。
此外,朝中文武大臣,无论是在长安还是洛阳,赏识李白或与他有交情的大有人在,这些人或多或少都赞助过李白,所以李白的 “旅游经费” 从未短缺。
粉丝追捧,打赏添旅费
李白仕途不顺,但在唐朝人气极高,堪称那个时代的 “明星” 或 “网红”。他的粉丝不仅有王公大臣,在民间也拥有庞大群体,其中不乏商贾大户、地方官吏。这些人一高兴,就会 “打赏” 李白。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汪伦。汪伦是县里的土豪,县里大半店铺都归他家所有。汪伦虽是商人,却对诗词情有独钟,尤其喜爱李白的诗,堪称李白的头号 “迷弟”。
为了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汪伦煞费苦心。他特意写了一封信,称自己那里有 “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这让喜爱饮酒和美景的李白如何能抗拒?等李白到了地方,才发现自己上当了。但汪伦认错态度诚恳,还准备了数十坛美酒,安排了各种歌舞节目,整天变着法夸赞李白,李白也不好意思生气。
最重要的是,汪伦出手极为阔绰,送给李白 8 匹名马、10 段官锦。再加上李白衣食住行的奢华花费,保守估计,汪伦花费了 90 万钱。李白最后都觉得不好意思,特意写下一首《赠汪伦》以表谢意,汪伦也因此声名远扬。
类似汪伦这样的粉丝不在少数,在这些粉丝的支持下,李白根本无需为游山玩水的开销而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