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聊聊输液这个话题。先说结论:很多人没事就喜欢输液。实际上,能吃药就不要输液。爱输液这件事,其实是医患之间一场错误的“双向奔赴”。医生想多开输液,患者也求着医生开输液,这就一拍即合了。在我的工作当中,还经常出现因为拒绝了没有必要的输液请求,而被患者埋怨的情况。实际上,人的肠道是最适合吸收营养和药物的器官。而且它的吸收很温和,足够让整个药物在你血液里很快达到合理的浓度。当你体内不缺这个物质时,肠道还会选择性地过滤掉不吸收。而输液就只能照单全收。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喝氯化钾就是补钾治病,但直接静脉注射氯化钾就叫“执行死刑”。
那什么时候适合输液呢?一般来说,只有当你不能吃饭时才需要。比如,做麻醉手术时,你就需要用输液来维持循环容量。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药物没法入口时,也可以选择输液。比如胰岛素,它本身是一种蛋白质,一经口服就会被分解,实现不了降糖的目的。这种情况,就只能通过注射和输液了。所以但凡你能够吃喝,输液都不是首选。说完输液的误区,我们再来聊聊抗生素。
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老百姓,不管什么病,只要有头疼脑热,先吃几片头孢再说。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出现人们常说的“药吃多了,不管用了”的情况。即便当下主流的医疗机构,也都在强调要严防抗生素滥用,但抗生素的“越级使用”和滥用,还是非常普遍的。其实我也能理解很多人的内心逻辑,是什么呢?就是我也知道抗生素滥用不对,它会让细菌在抗生素的筛选下,形成超级耐药菌。但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啊,就好像大家都乱丢垃圾,只有我一个人好好垃圾分类,有什么用呢?更重要的是,命只有一条,我不能让我和我的家人有被细菌感染的风险。
这样的逻辑当然不完全错。因为我自己的病人,哪怕还没有等到明确的细菌培养结果,我有时候也会经验性地应用高级抗生素。根本心态还是不希望他们出事。但关于抗生素,还是有几个点,值得你听听。
首先,没有细菌感染的证据,你用抗生素其实是没用的。像我们平时的感冒发烧,如果没有黄色的浓痰,抽血也没有查到中性粒细胞的增高,大概率它就是个病毒感染。这个时候你用抗生素是毫无帮助的,反而你还要承受抗生素带来的过敏,还有对肝肾造成的损伤。第二,如果真的需要用抗生素,不要吃两天就随便停,不然你就是在培养你身体里的超级耐药菌。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的过程,在医学上叫作“压力抵抗”。这是因为在抗生素的环境压力下,含有耐药性基因的细菌也可以生存。如果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够完全抑制细菌的生长的话,它就会在这种压力下变得更强大。所以,如果只是吃了两天,还没能把这些细菌全部杀灭掉,就过早停用抗生素,这就相当于给它们留下机会复活,从而就会导致原来的抗生素对它不再有作用。因此一旦你必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就要遵照医嘱,按疗程、足剂量地将药用完,将“细菌部队”全部杀灭。这样它们就没有机会进化成更强大的超级细菌了。
好,前面说了输液和抗生素,我们再来聊个和我们生活更近的话题,保健品。有些朋友,特别是女性朋友,也许听说过,甚至还服用过一些标榜着纯天然的草本精华保健产品。这些保健品吃完之后,皮肤确实会变紧致,例假也规律了。更年期的女性吃了之后,身体潮热引起的不适感也轻了很多。这些保健品用起来,确实有效果。
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是的。很多小作坊的保健品,都不干净。之所以让你感觉有奇效,那是因为他们在里面加了几毛钱的激素。这些激素多种多样,比如,甲状腺激素可以让你亢奋,糖皮质激素放在药膏里可以抗过敏、抗哮喘,雌激素加在保健品里可以让你变得又美又舒服。
但我宁可推荐你去找医生开激素类的药物,也不推荐这些保健品。这是因为你虽然知道他加了,但你不知道他加了多少。有些商家为了让这个药尽快起效,有可能加大了激素的剂量。而大剂量的激素,对人体是有害的。比如,大剂量雌激素是有可能催生出乳腺癌等一系列肿瘤疾病的;而长期使用含有大量糖皮质激素的软膏,也有可能出现变胖、骨质疏松等症状。所以越是效果神奇的民间配方,你越需要多留个心眼。
除了以上这些用药误区,其实还有一个是我们很多人都有,却很少注意到的,那就是不要凭想当然去吃药。你可能会说,说明书上面密密麻麻的一大堆信息,我实在是理解不了。那在这里,我就分享几点,在服药前,应该重点看清楚的内容。首先,你要确认下药物是不是你想要的。一个经典的错误就是,阿糖腺苷与阿糖胞苷,它俩一个是抗病毒药,一个是抗肿瘤药。还有我们去药房常买的泰诺和泰诺林,也不是一种药物。更有甚者,因为口音,或者说话太快,也会买错药。所以买来之后,要大概看一眼这个药的适用症状。第二,你要看有效日期。通常的片剂都会有1到3年的有效期。有些人觉得药片都是粉末,保质期应该很长,但你要知道,如果没有定期整理药箱的习惯,你的药大多都会放置太久。比如我曾经在我家里翻出过一盒2015年产的药物,那肯定是不能服用的。第三,你要重点看清楚用法、用量。医生开的药一般会有医嘱开具的吃法,但如果是自己买来的药,通常都要靠自己,这个时候阅读就很重要了。你可以在包装盒或说明书上,找到用法、用量的部分。而且尽量要把这一段读完,因为除了常规的吃法之外,它有时还会告诉你一天最大的量是多少,或者多长时间间隔,吃一次药。
最后,你还得看清楚儿童的吃法。如果这个药物既不是儿童的剂型,又没有写明儿童的吃法,甚至写了儿童慎用,你就千万不能单纯地按照体重给孩子减半服用,这都是想当然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