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让历史说话,让文物发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方式。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我们今年计划开发文化体验活动,结合柯坪的文化和文物资源,开发文化体验项目,如在大湾沟奥陶纪地质遗迹开展地质科普研学活动,在非遗传承基地让游客体验非遗技艺制作。加强学校教育融合,将柯坪县的文化和文物资源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开设地方文化课程,组织学生参观本地文物遗址和非遗传承场所,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在柯坪县齐兰古城遗址,柯坪县委宣传部、文旅局干部帕尔哈提·木塔力甫对记者说。
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升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
柯坪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驿站。汉、唐时代,柯坪县政治、经济、佛教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齐兰古城遗址、克斯勒塔格佛寺遗址、齐兰烽燧、丘达依塔格戍堡等13处名胜古迹遗址,无不昭示着文明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齐兰古城,又称阔纳齐兰遗址,是清朝时期的古遗址。清代齐兰作为军台在清道光八年(1829年)设置。阔纳齐兰遗址是对清代西路军台天山南路台站体系中“齐兰台”遗存地面建筑群的称呼。1983年,国家文物局和自治区博物馆联合组成南疆重点文物普查队来齐兰古城遗址调查。2013年3月5日,齐兰古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6月13日,柯坪县齐兰古城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破了柯坪县没有4A级旅游景区的历史。
“作为南疆保存较好的大规模清代建筑遗址,齐兰古城的单元布局和建筑风格深受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保持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做法,具有鲜明的中原古代建筑文化艺术和地方特色,对研究清代新疆建筑风格也有着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帕尔哈提·木塔力甫说。
近年来,依托县域内古迹遗址、文博资源,柯坪县各单位、各级驻村工作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增进“五个认同”。通过参观、研学游等活动,让大家深入了解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新疆、共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历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干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今年,柯坪县将利用博物馆、文化馆、非遗传习展销中心等场所,举办以柯坪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展览,展示柯坪县的文物、非遗作品等。通过柯坪县融媒体中心等新媒体平台,制作发布关于柯坪县文化和文物的短视频、图文等内容,讲述柯坪文化背后的故事,展现各民族文化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