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缅甸发生一场7.9级的强震,远在中国云南边境的人们都感受到了强烈的晃动,更不用说震中附近的缅甸。
这场灾难瞬间成了全球新闻的焦点,就在大家紧紧盯着灾情的时候,一个略显意外的声音,从海峡对岸传来。
一位台湾名嘴直言现在纵观世界,全世界有能力救缅甸的只有中国,这话一出,不少人都愣了一下,他为何会笃定这样的论断?
台湾名嘴点赞中国速度
在《中天新闻》这档节目中,谈到缅甸地震问题的时候,他分析得十分透彻,他还举了几个例子:汶川地震的时候,直升机群飞越重重山峦,开辟生命通道。
还有极快的动员能力,大批常驻救援力量,高科技加持,无人机连夜测绘灾情,提供第一手资料,这种强大的动员能力,美国人都得佩服。
甚至表示此番对于缅甸地震,最有能力救援的那就是中国,不单单是缅甸地区太穷,也是因为能力实在不够,对比之下,中国大陆的能力更显得惊人。
这番话是实实在在的肯定,没有任何夸大,不过也让我们更加好奇,中国速度的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救援力量。
中国救援缅甸生命线
3月28日地震发生后仅仅几个小时,中国救援也在进行,3月29日天还没亮,昆明长水机场已经灯火通明,一架架飞机整装待发。
清晨六点半37名云南救援队员,带着全套的专业装备,包括生命探测仪、折叠式手术台,还有满满的20吨救援物资,快速登上了飞往缅甸的飞机。
据机组人员透露,这次行动速度很快,从接到救援命到飞机起飞,总共只花了90分钟。
其实这不仅仅是速度,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和责任的体现,那边空中的生命线已经开启,这边陆地的救援通道也在迅速打通。
在中缅边境的瑞丽口岸也及时做了反应,第一时间打开了绿色通道,为救援队伍和物资车辆亮起了绿灯,一辆辆满载工程机械的车辆,引擎轰鸣,蓄势待发。
除了官方救援力量,民间的救援队伍也迅速行动起来,公羊救援队紧急集结了16名队员,带着专业的地震搜救装备,从杭州出发直奔缅甸震中区域。
可以说仅仅一天的时间,多支中国救援力量,就从空中、陆地,全方位向缅甸地震灾区汇聚,几乎没有任何迟疑。
救援队伍里,还有几位特别的“战友”,是北京救援队带来的三只搜救犬,别看它们是狗,本事相当大。
经过专门训练,这些家伙能在倒塌的废墟里,靠着灵敏的鼻子,寻找微弱的生命迹象,帮着救援队抓紧时间救人。
而且不光带了搜救犬,这支救援队本身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之前莫桑比克飓风,还有前不久的土耳其地震,他们都去过现场。
跨越国界的生命接力
在这场跨国救援中,中国不仅行动迅速,更展现出一种独特的东方智慧,云南地处地震多发带,应对地震等灾害也算是有经验了。
关于云南他们的“土办法”其实挺管用,云南那边,乡下地方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大喇叭广播,要是碰上紧急情况,村里立刻就能通知到。
县里还配了卫星电话,就算通信中断,也能保持联络,这些设备听起来好像不那么高科技,但在关键时候真顶事儿。
还有大家可能想不到,中国唯一一个没地震的省份浙江,也在默默出力,他们也在努力把自己的防灾经验,变成国际上通用的救援标准。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智慧,而到了救援现场,中国的救援队员,跟当地的缅甸华人沟通顺畅。
一口流利的云南方言,乡音一出,亲切感就来了,操作那些救援设备,像是液压顶撑,上面都是中文标识,咱们的人一看就明白,根本不用翻译。
文化相通、血脉相连的特殊纽带,让救援行动更加高效顺畅。当一些西方媒体还在用怀疑的眼光审视中国速度时,缅甸的灾区,已经出现了佩戴着红袖章的中国救援者,他们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质疑,赢得了尊重。
十二次国际救援的足迹
要说中国的国际救援,不是这两年才有的事儿,往回看看从2003年阿尔及利亚那场地震开始,一直到2023年的土耳其地震,都有中国的影子。
这二十年里中国已经出手帮了世界不少地方,救援行动加起来都有十几次了,就说2003年的阿尔及利亚,那次是中国救援队第一次出国门。
从这儿开始中国真正开始这项事业,也是那一年伊朗巴姆也发生了大地震,中国是亚洲国家里头,第一个赶到那儿的,速度相当快。
再到2004年印尼那边受灾严重,中国救援队立马赶过去,又是救治伤员,又是帮忙清理遇难者遗体,还帮着当地重建了医院。
2005年巴基斯坦受灾,救援队在那儿成功救出了幸存者,此后印尼日惹地震到莫桑比克风暴,每一次灾难发生,救援队都第一时间挺身而出。
2019年莫桑比克热带风暴救援,中国救援队是唯一受邀参加总统接见的国际救援队伍,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
土耳其地震中国不仅派遣救援队,还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利用遥感卫星技术,快速评估灾情,为救援决策提供依据,看得出来中国的救援能力是真的强,也难怪台湾名嘴能发出此番感慨。
在全球性灾难频发的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国的国际救援,正是这种行动的最好体现。
未来相信中国还会积极参与国际救援合作,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让大家都看到中国力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