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和中国高铁抢订单,日本现在也是不管不顾了。
明明之前被印度坑惨了,如今又以“近乎白送”的方式,拿下了印度高铁的新订单。
对此日本媒体大肆宣传,称中国不是不可战胜的,日本新干线就战胜了中国高铁!
日本再次中标印度高铁
首先要声明一下,咱们中国高铁这次“出局”,并不是说咱们的技术不如日本新干线,毕竟这些年中国高铁项目出海,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一方面,是因为印度本身就对中国存在敌意,除非让印度感到有利可图,否则无论是什么项目,哪怕中企优势再大,印度也会把中企排除在外。
另一方面,则是日本愿意出钱、出技术,这也是印度最想要的,更何况之前印度就坑了日本一把大的,自然这一次日本又送上门去,印度更不可能放过了。
早在去年12月,当时莫迪去访问日本的时候,日本就主动提出,愿意和印度分享自己的下一代新干线列车技术,这一次日本为了中标,也答应要把生产线搬去印度国内,相当于是白送了印度一条高铁生产线。
不过看起来日本是很大方,但实际上却是想要拿印度当试验品。
因为日本要在印度投入运行的下一代新干线列车,至今还没有造出来,按照日本的计划,是打算从2030年起,在日本国内运行,不过却要在2027年,在日本实现部分运行。
看明白怎么回事了吧?日本这是要在印度,去测试新列车的性能和安全性,若印度方面运行后,出现了什么安全事故,日本不就是有前车之鉴了吗?
要不怎么说这日本人坏呢,当然了,印度也有着他的小算盘,毕竟印度可是一个“没占到便宜就算吃亏”的国家。
这些年印度一直把中国当作假想敌,想要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但奈何印度制造业,还没等振兴呢,就已经走上下坡路了,印度国内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工业基础也薄弱,若是还想要发展制造业,必然是要让外资都拿出技术来。
这一次日本答应提供技术,以后印度想要发展高铁事业,自然就会容易许多,所以哪怕日本的下一代列车,看起来没那么靠谱,莫迪也要抓住这个机会,万一成了呢?
说的好听点,印度和日本是各怀鬼胎,说的难听点,他们就是一对“卧龙凤雏”,之前日本给印度建高铁,建了8年才完成了44%的施工进度,这一次又要上新技术、新列车,没准到最后,就会成为印度最大的烂尾工程。
为何说日本+印度,建不明白高铁?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印度原本是亚洲最早拥有铁路的国家,当然了,这不是印度人的功劳,而是英属印度时期,英国人投资建设的。
不过在铁路这块,印度虽然是赢在了起跑线上,但在独立后,却因为政府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规划,再加上资金短缺、铁路运营收益不佳,印度铁路建设,从此就停滞不前。
进入21世纪之后,看到中国发展越来越好,尤其是中国有了高铁,印度也有了建高铁的心思,当时面对印度庞大的铁路市场,中企也在积极争取,毕竟十年前的印度,还没成为如今的“外企坟墓”呢,但最后因为日本愿意出钱、出技术,这才拿下了印度首条高铁,孟买-艾哈迈德巴德高铁的订单。
当然了,日本也不是冤大头,他愿意“倒贴”给日本建高铁,就是为了和中国竞争,好让日本新干线,可以继续在国际上拿订单。
当时日本先是给印度,提供了5万亿日元的低息贷款,后来又多次追加贷款,但这条高铁不过才500多公里,2017年开工后,至今也没搞定,日本方面说,是因为项目进行的时候,在印度遇到了很多困难,比方说征地问题,还有印度对日本的不信任。
但实际上这种项目延期,却是日本高铁的常规操作,例如越南之前找日本建高铁,20多年过去,还没正式开工呢,后来逼得越南,不得不放弃与日本合作,转头向中国求助。
还有在2017年,日本给英国建成的高铁,首次通车运行,就遇到了漏水、车厢停电、人工座椅漏气等问题,2021年,美国华盛顿一天之内,出现了3次列车脱轨事故,背后的施工方,同样是日本。
所以日本高铁丑闻频出,自然就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把自己的高铁项目交给日本了。
这也是为何日本的下一代列车,他不在自己国内先运行,而是要先给印度用的原因,说白了,日本下一代列车项目一再延期,就说明他技术并不成熟,他自己都对性能和安全性没信心,也就印度这个“大冤种”,给人当试验品了,还以为捡了天大的便宜。
现在外企都不愿意去印度投资,也没啥国家愿意找日本建高铁,所以印度和日本,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互相成就”,因为他们若也放弃了彼此,高铁项目就都发展不下去了。
表面上来看,日本和印度,似乎能实现双赢,毕竟一个有了海外订单,一个获得了核心技术,但印度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短期内都兴致勃勃,后面随着项目推进,拖延、安全隐患、双方沟通等问题,都会层出不穷,再加上征地、成本不断飙升等问题,日本在印度的高铁项目,大概率会是烂尾收场。
总结来说一句话:日本和印度凑到一起,他们心中的高铁梦,都很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