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上世纪80年代是导弹称霸的时期,世界各国都在削尖脑袋发展导弹和无人机,火炮成了很多军事专家眼里的淘汰品,可我们却不走寻常路,豪掷1亿买了加拿大造155毫米加榴炮技术。
当时很多人觉得中国人傻钱多被加拿大割了韭菜,可没想到30多年后当年嘲笑中国的那部分人纷纷闭上了嘴巴,大国谋略岂是尔等西方小民能看得明白的?
人傻钱多还是眼光独到?
我们还得看一看当年的历史,当年我国主要用的是苏联标准的152毫米火炮,当时我们的炮兵部队对这门炮已经非常熟悉了,在多次战争中也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
可世界格局在变,中美苏三国的军事装备技术也在不断较量,美国主导的155毫米火炮因更远射程和更高精准度逐渐成了西方主流。
相比之下苏系的152毫米火炮系统虽然“结实”,但在信息化和远距离作战上明显差了一截。要不要转155毫米口径成了当时困扰军工人员的难题。换个火炮系统可不是换双鞋那么简单,这涉及到大量设备的更新换代,甚至长期积累的技术体系也要跟着更替。
不过那时的我国手上已经有了些许底牌,不仅造出了“两弹一星”,而且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技术跨越,一番调研之后,军方和科研人员发现将目标锁定在加拿大的GC-45型155毫米加榴炮技术上。
当年这一款加拿大炮在射程和精度方面是可以“碾压”同类产品的,甚至可以跟一些早期导弹全媲美,导弹的成本多高啊,常用火炮平替早期导弹,性价比简直不要太高,多方考虑之下,我们终于下了决心,投入1亿巨资引进了这款划时代的火炮技术。
买回来只不过是第1步而已,往后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难,当年我国很多工厂的生产设备都是围绕152毫米火炮建造的,突然换155毫米口径给兵工厂的压力特别大。
有些车床和刀具我国连自主生产能力都没有,需要依赖进口,那时国内军工人员很多都没有见过这些新技术文档,而且加拿大还留着不出小心思,很多关键资料根本就不完整,典型的只给菜谱不给灶,我们的军工人员根本就搞不清怎么生火。
但是有点困难依然没有拦住我们,国内军工科研团队在硬是顶住了压力,没日没夜的研究调试,最终把这款火炮吃透了。
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GC-45火炮发明者吉拉德博士的帮忙,作为当年的火炮界的“鬼才”,他直接带团来华进行指导。那些曾难倒无数老专家的技术难题,经他一解释整个团队茅塞顿开。
布尔带来的不仅是一门火炮,更是一种工艺理念,他提出的“翼状壳炮弹技术”彻底解决了一直困扰我国火炮精度的难题,我们终于成功走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
可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一方面引进技术的工厂遇到了严重瓶颈,转型的阵痛加上设备缺失,好几次让155毫米炮弹的生产线被迫停工。
最艰难时期,整整8年斥资1亿建立的生产线只产出了三千多发炮弹,很多老军工回忆那段时间都说“心都凉了半截”。而且起初的炮弹质量也不太好,经常出现事故。可我国科研人员明白,这条路非走不可,经过多年努力,我们终于克服了困难把中国火炮推向了全新的境地。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在逆向研发这方面我们是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在彻底搞明白加拿大炮之后,我国开始了自行研发的过程,PLZ-45自行榴弹炮新鲜出炉。
它是吸收引进技术后研发的第一代国产火炮,虽然基于国外技术,但加入了我国自行开发的多项核心功能,PLZ-45的机动性是当时绝对的老大,能以每小时65公里的速度飞奔,让敌人想抓都抓不住。
PLZ-45的火力也特别猛,打击精度相当高。装备榴弹时的最大射程能打近40公里,如果装备火箭增程弹,会进一步增加到将近50公里。
这个威力已经可以适配绝大多数作战需求了,火力密度和射程已经远超之前的苏系火炮,甚至和美国的M109A6、英国的AS90、德国的PzH2000这类先进火炮相比也丝毫不落下风。
随后我国又在PLZ-45基础上推出了更强悍的PLZ-05自行火炮,这是世界顶级的52倍口径火炮系统,威力只能用“逆天”形容,最大射程能覆盖50公里开外,几发炮弹过去就能打掉敌人坚固工事。
这类远距离、精准度、强大威力的特点刚好切中了现代战争的需求,不仅是国产装备中的一把“利刃”,还走出国门成了国际市场中竞争力的代表。
中东很多国家特别喜欢我们这一款榴弹炮,每年都会向我们下不少订单,为国家创造了不少外汇收入,而且它的维护简单、作战效力强,可以非常完美的契合信息化战争需求。
随着PLZ-05登场,我国在国际火炮市场上稳稳占据了一个非常核心的位置。
就算韩国引以为傲的K-9自行榴弹炮你完全没有办法跟我们的PLZ系列相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K-9的最大射程仅仅30公里,必须依靠增程弹才能到40公里,火力也不如PLZ系列持久,底子其实是“万国造”,多国技术拼凑在一起罢了。
火控系统固然可以和PLZ相较,但综合对比来看,我国的PLZ系列依然更强,当然K-9的性价比在国际市场上也是有一定竞争力的,但如果战斗强度更高的话,我国的火炮是唯一的选择。
既然咱们的炮这么厉害,到底是如何靠它大赚200亿的呢?
狂赚200亿!我国的大国善谋到底有多牛?
从1亿变成200亿,足足翻了200倍,直接堵住了当时质疑人的嘴巴,PLZ-45的强悍火力成了世界火炮界的明星,中东一直以来都是个火药桶,虽然国家不大,但纷争不断,中东各国为了保证自己在区域的地位,纷纷向外国订购先进装备。
我们的PLZ-45性能如此优异,自然就成了中东土豪的抢手货,沙特、科威特这种对火力需求极为旺盛的国家成了我们的大主顾,出手大方得很。
当时仅向这些国家出口一套火炮系统,一单就能有几十亿的收入,虽然包含了雷达车、指挥车、炮位侦校车这些全套配置,但也是血赚。
这些国家用了我们的装备之后就完全离不开了,之后多年订单接连不断,我们就靠着这么一套先进的火炮系统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成了无人小觑的火炮出口大国。
直到这时那些所谓的国外专家才回过味儿来,最初那1亿投资跟后来数以百亿计的回报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除了一开始的产品质量过硬之外,我国还非常懂行地不断优化产品,单从PLZ-45过渡到PLZ-05,火炮性能就直接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52倍口径设计就已经全球最顶尖了,当年射程轻松达到50公里的只有我们独一份,有的买家国地域广阔或作战环境特殊,要的不只是射得远还得打得准,这对火炮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要求都非常高。
我国就根据这些大客户的要求,专门定制相应的火炮,不光提升了精准度,海拔整套火控系统的反应速度和多目标处理能力都进行了优化,这些火炮在沙漠、高原等复杂地形中表现良好。
再加上我们的火炮价格便宜,这样的技术加上性价比,客户能不抢着要吗?这些中东国家平常眼光高的很,但对我国PLZ系列火炮的评价那可是相当之高,认为它们完全是物超所值。
这时有的朋友可能得问了,战场上敌人可不傻,总要想点对策,购买这么昂贵的装备,到底能不能物尽其用?
其实这就是我们厚道之处,我们进行军火出口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这一层面了,为了让火炮的使用国更好地上手并发挥其全套威力,我国不仅是卖炮,还一并提供了各种配套训练和售后支持。
有些购买火炮的国家作战能力稍弱,缺乏系统操作经验,我国就从炮手培训开始,一直到后期维护一条龙服务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慢慢的中国军火打出了独一无二的口碑,越来越多的人成了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客户买得放心、用得顺手,我们卖得开心,赚的快乐,双赢的结果让我国成了真正的“火炮界的供货大佬”。
而且这些生意充分体现出了我国的大国策略,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出头光有技术是不够的,情商得高策略也得精准。
当时很多有财力的买家就对韩国的K-9榴弹炮的兴趣非常大,但我们的PLZ火炮硬是靠着自己的远射程、精准度高以及信息化水平出众等多项特长,俘获了不少高端买家的心。
这让韩国虽然“费了很大劲儿”卖炮,最终的市场空间却不断被我国挤压,当年的一次次亮相也让PLZ火炮的知名度不断升温,成功打开一片又一片的销售天地。
结尾
心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我国不仅吃透了当年引进的155毫米火炮技术,还通过改进升级远销国际。特别是这种注重长远利益的投资理念和细水长流的服务精神,让我国在多年国际军贸市场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大国善谋”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