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孩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我们这些当爹妈的,反而成了他们结婚路上的“拦路虎”?​
明明是盼着儿女早点成家,抱上孙子孙女,怎么反倒成了他们眼里的“绊脚石”?​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那时候的我们,和现在的他们​
想当年,我们结婚的时候,父母一锤定音,媒人牵线,挑个门当户对的,差不多就行了。​
那会儿讲究的是听话,父母觉得好,那就是好。​
可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年轻人要自由恋爱,找对象得有感觉,感情放第一位。​
我们的角色,从“拍板人”变成了“参谋”,但有些老习惯改不了,总觉得自己的经验能帮孩子少踩坑。​
我有个朋友老张,女儿小雅前阵子带了个男朋友回家。​
老张一听人家是干自由职业的,立马皱眉:“这工作不稳定啊,靠谱吗?”​
还非要问人家存款多少,家里条件咋样。​
小雅急了,说:“爸,我喜欢他就行,你管那么多干啥?”​
老张不服:“我还不是为你好?”​
结果,俩人因为这事儿吵了好几回,婚事也拖着没影儿了。​
这不就是我们常干的事儿吗?​
关心是真心,可方式不对,孩子不领情,反而觉得我们管得太多。​



观念撞车,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们这代人,赶上了从苦日子到好日子的转变,什么都讲究个稳字。​
找对象,最好有份正经工作,家里条件过得去,日子才能过得踏实。​
可现在的年轻人眼里,爱情比什么都重要,哪怕对方没房没车,只要有梦想,他们就敢往前冲。​
我认识一个大姐,她儿子小峰看上个外地女孩,长得漂亮,性格也好。​
可大姐一听是外地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外地人不行,风俗不一样,以后有你受的。”​
小峰急了:“妈,我跟她处得好好的,你咋老盯着地域看?”​
大姐却觉得自己有理:“我比你多活几十年,知道啥是对你好。”​
最后,小峰拗不过妈,硬是跟女孩分了,可心里那股不甘,谁都能看出来。​
你说,这观念上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我们觉得是为孩子好,他们却觉得是我们不理解。​



钱的事儿,绕不过的坎​
结婚可不光是感情的事儿,还有房子、车子、彩礼这些硬杠杠。​
我们攒了一辈子钱,心疼孩子,想让他们婚后日子轻松点。​
可现在的年轻人,刚工作没几年,哪有那么多存款?​
不少还得靠家里帮衬。​
这下,我们的话语权就大了,钱出了,总想多说几句。​
我邻居老刘就遇到这事儿。​
他儿子要结婚,女方家开口要20万彩礼。​
老刘一拍大腿:“20万?我跟你妈攒半辈子才这些,给了彩礼我俩老了咋办?”​
儿子却说:“爸,现在行情就这样,不给人家不点头。”​
老刘没办法,东借西凑把钱给了,可心里总觉得不痛快,觉得这婚结得太亏。​
这不就是现实吗?​
钱的事儿一掺和,父母的心思就更复杂了,既想帮,又怕帮过头。​



怎么办?聊出来比管着强​
说到这儿,我们是不是得想想办法,别让这份爱变成儿女的负担?​
首先,我们得试着放手。​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意,我们得信他们能挑好自己的路。​
当然,不是说什么都不管,提醒两句是应该的,但别老想着替他们做主。​
再一个,多聊聊,别老命令。​
比如,坐下来说:“你觉得这个人咋样?你们以后咋打算?”​
听听他们的想法,别一上来就说“不行”“不好”。​
我试过这招,跟我儿子聊他女朋友,我问他:“你俩平时咋相处?有啥打算?”​
他一五一十跟我说了,我听着,心里也有了底,慢慢就不那么担心了。​
还有,钱的事儿得量力而行。​
能帮就帮一把,但别把老本都掏空。​
我们得给自己留条后路,孩子也得学会自己扛起日子。​
就像我跟老伴儿说的:“咱帮是情分,他们得明白,婚后是他们自己的生活。”​



爱是成全,别绑住他们​
说到底,父母疼孩子,都想他们过得好。​
可这份爱,得是成全,不是捆绑。​
儿女的婚事,是他们的人生大事,​
我们能做的,是站在旁边看着,给点建议,祝福他们,而不是非要抓在手里管着。​
婚姻是两个人的路,父母是陪着走的,不是领着走的。​
我有时候也在想,我们操心了大半辈子,到头来,最该学会的,是放手。​
就像我闺蜜说的:“孩子幸福了,我就知足了,管那么多干啥?”​

朋友们,你觉得我们在这事儿上,该怎么摆正自己的位置?​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和想法,说不定我们还能互相出出主意呢!​

点赞年轻十岁,分享幸福翻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