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近日表示,美国寻求“完全拆除”伊朗核计划,伊朗必须以所谓“全世界都能看到的方式”放弃其核计划。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子昕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分析说,美国所谓“完全拆除”伊朗核计划的具体含义尚不明确,如果意在“物理清除”伊朗核设施,难度极大。
3月14日,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主持会议,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伊朗副外长加里布阿巴迪,坐到了一起。中俄伊三国一起开会,并不稀奇,但这次有所不同的是,三方交谈的主题之一,是伊核问题。在伊核问题漫长的谈判过程中,有过英法德同伊朗谈,有过联合国五常和德国一起同伊朗谈,也有过美伊直接双边谈,或者通过欧洲“递话”间接谈——但中俄伊在北京以这样的形式谈,还是第一次。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资料图)
从此次会晤后发布的联合声明中可以明显看出,这场会晤成功达成了多个至关重要的共识,并着重指出了终止非法单边制裁的紧迫性。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值得强调:首先,各方一致反对单边制裁,明确表态不支持任何国家利用非法制裁手段施加压力。这一立场清晰而坚定,体现了对国际法治的尊重和维护。其次,声明重申了伊朗核计划的和平性质,明确表示伊朗不会发展核武器,同时支持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合作。这一表述既表明了伊朗的核立场,也体现了对国际合作的重视。
中俄伊展开磋商的前夕,三国海军开展的“安全纽带-2025”联合海上演习阶段圆满结束。此次演习地点位于伊朗东南部的恰巴哈尔港,是扼守霍尔木兹海峡的入口,也是伊朗连接中亚、南亚的重要枢纽。三国海上演习刚结束,中方邀请俄罗斯和伊朗就伊核问题开启北京会晤,向外界释放什么信号?对此,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认为,中国强调应通过外交谈判而非军事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避免引发伊朗与以色列、美国之间的军事冲突。
拉夫罗夫(资料图)
很多年之前,美国著名的战略专家、国务卿布热津斯基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他说美国要力争避免中国、俄罗斯和伊朗这三个国家联合起来。为什么?这三个国家一旦联合起来,将释放出极大的力量来,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是非常大的威胁。 然而,我们看到,在特朗普的精心操纵之下,中俄伊这三国还真的有逐渐联合的趋势。你想,特朗普一上台,就公开表示说,在中东地区,伊朗是他最大的威胁,他要联合以色列,进一步疯狂制裁伊朗,不允许伊朗向外出口石油。而另一方面,特朗普“联俄抗中”破局,反倒是中俄伊三国越走越紧密。
在特朗普的上一个任期,2018年5月,美国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并重启和新增了一系列对伊朗的制裁。由此,自2019年5月以来,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不过,伊朗的态度其实还是挺务实的。其称,这些部分中止,是可逆的。那就是说,伊朗对接下来的相关与美国的谈判等等,是持一定的开放态度的。拜登上台以后,先是口口声声要重回伊朗核协议。这种说法,其实挺符合美国近些年来的政治生态的。似乎凡是特朗普或者说共和党支持的,拜登或者说民主党就反对。
鲁比奥(资料图)
面对中俄伊三方发表的联合声明,美国态度变了。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同一天接受福克斯西班牙语新闻采访时就表示,特朗普是一位追求和平的总统,并不想挑起新的战争,还希望能够结束当前正在发生的战争。由此来看,其实美国也并没有真的做好通过武力解决伊朗问题的决心,现阶段也更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特朗普此前的威胁,也只不过是惯用的口头施压与恫吓而已。作为仅次于巴以冲突的中东第2大危机,此次中俄伊三方提出的联合声明,无疑将为未来解决这一问题,起到长远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