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日前,位于东欧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简称“德左”)忽然成为国际焦点,被认为或可能成为“下一个乌克兰”。

25日,“德左外交部长”的一席话揭开了背后“博弈的真相”,他们愿意用“欧洲最大火药桶”,来换取普京的“出兵”。

当外界猜测普京是否会“出兵相救”时,一场牵动俄乌冲突、北约东扩与地缘裂变的危机已然正在酝酿……

“德左”为何忽然成为了“博弈中心”?而其要求俄方出兵的背后,又潜藏着哪些“算计”呢?



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德左”),这片面积仅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界,却由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克兰三方的博弈持续数十年之久。

自从上个世纪苏联解体后,“德左”因“民族问题”和摩尔多瓦“开战”,最终在俄罗斯维和部队介入下实现停火。

如今,这条“冻结的冲突带”却在“三大背景下”逐渐开始进入解冻趋势。首当其冲的就是“德左”特殊性所带来的地缘博弈。

“德左”此地位于摩尔多瓦境内的东岸,按理说应该属于摩尔多瓦,可其人口构成中有6成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所以这部分“居民”抱有脱离摩尔多瓦的想法。

虽然在苏联解体后,该地区已经因“该想法”而自行宣布“独立”,但事实上这一举措并没有获得任何联合国成员国承认,所以至今“德左”还是一个“不算国家的国家”。



而维持这一国家的“和平支柱”,正是俄罗斯在此部署的维和部队与“德左”、摩尔多瓦组成的联合部队。

然而这一“支柱”如今正摇摇欲坠,这一点也正是“冲突解冻”的第二大背景——俄乌战争的爆发打破了此地“平衡”。

自从俄乌冲突开始后,乌克兰就切断了“德左”俄军部队的补给线,与此同时摩尔多瓦则开始逐步“倒向”美国与欧盟。

这一趋势下,“德左”生存愈发艰难,一方面“德左”曾因经济封锁向俄罗斯求救,但同时鉴于美国“坚定支持”摩尔多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俄罗斯也多少难以直接“出手”。

此事仅仅以俄方承诺“认真受理申请”从而告终,直到1年后局势骤然升级,摩尔多瓦总统公开提出以“西方派遣”取代俄维和部队,并暗示可以以“经济援助”换取德左妥协。



对于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威慑,“德左”议员萨福诺夫直接公开表示,这就是摩尔多瓦想要抹杀我们的国家地位。

与此同时,乌克兰也在试图加剧俄罗斯和摩尔多瓦之间的裂痕,甚至还向摩方分享了一些“俄试图破坏摩国政局计划”的信息。

对此摩尔多瓦总统桑杜直接指责俄罗斯就是在“策划政变”。有趣的是俄方的回应,在否认“谣言”的同时,俄也宣布废除了一项涉及摩尔多瓦主权问题的法案。

这种强烈回应证明了俄罗斯方面选择与摩尔多瓦乃至乌克兰“硬刚”的态度,甚至在这时俄外长还认为,摩尔多瓦就是西方“选定”的下一个乌克兰。

可事实上呢?“下一个乌克兰”之称未必属于摩尔多瓦,“德左”地区或许才真正符合这一名号。毕竟“西方意志”与“俄罗斯意志”对抗的“风暴中心”就在这里。



回顾历史,北约与欧盟都曾经试图以“软实力”介入,欧盟向摩尔多瓦提供1.6亿欧元援助用于“边境管理”,美国国务院多次强调“支持摩尔多瓦主权”。

但显然的是,“德左”并不愿意让自己沦为“下一战场”。

针对摩乌两国意图让西方取代“俄维和部队”一事,25日“德左外交部长”就直言,除了俄罗斯来维和外“别无选择”,因为这种机制最管用。

此刻"德左"方面已经通过向普京求援的方式来将“皮球踢给俄罗斯”,偏偏俄罗斯如何选择却有些困难。

一方面俄方在“德左”的维和存在本就面临合法性争议,若进一步军事介入,可能招致西方更严厉制裁,并坐实“扩张主义”指控。



另一方面,乌克兰已经开始不断派遣部队到敖德萨州与“德左”地区接壤的边境线上,同时还有西方情报机构做“支援”,更有外国雇佣兵异常活跃。

如果俄罗斯悍然开辟“第二战场”,很可能会导致“入不敷出”。截至今年3月,俄军在乌东仍处于胶着状态,且面临装备与人员短缺问题。

但问题在于“不动手行吗”?且不提放弃“德左”意味着失去“东欧重要支点”,任由北约势力抵近黑海。更重要的是放弃“德左”,等于放弃欧洲最大的军火库。

针对乌克兰近期动向,早有专家分析认为这正是他们试图拿下位于“德左”地区一座被庞大的军火库。

这个“军火库”的存在,正是“德左”潜藏的最重要战略价值!回顾历史,之所以该军火库被定义为“欧洲最大军火库”,源自其曾属于苏联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



其中不仅保有2万吨以上的弹药,以及自动火炮、航空炸弹的等一系列武器装备,此地距离乌克兰边境更是仅有2000多米。

可以说这座“火药桶”落在谁手里,都将产生不一样的后果,落在俄军手里那么“入不敷出”的问题就能得到缓解,还能让乌克兰“如芒在背”。

落在乌克兰手里,西方——尤其是美国“减少供应”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所以自从俄乌开战后,已经有多次报道称乌克兰意图夺取此军火库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虽然俄罗斯一度“拥有”该军火库,甚至前防长绍伊古都曾提议过撤走弹药,但“运输难题”成为一直搁置到现在的重要缘由。

而这一现实,也让这座仓库成为了“德左”如今希望俄罗斯派兵的“最好筹码”,只要俄派出维和部队,那么这个军火库就属于俄罗斯。



如若不然,当俄军被迫撤离之时,弹药就会可落入乌克兰或北约之手。

虽说截止至目前将“德左”称为“下一个乌克兰”或许为时尚早,但两者的危机逻辑确实有着共通之处:民族认同撕裂、大国代理博弈、能源与军事资源争夺……

至于事情会不会如此演变,还要看接下来俄罗斯会如何处理这一“棋局”,以及美国“迫不及待”促和能否从外部“化解”“德左”的紧张局势了。

参考资料:

参考消息《德河左岸地区向俄求助,俄方:会认真受理》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多瓦共和国议员:俄军撤出该共和国是摩尔多瓦当局武装入侵这里的必要条件》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德左“外长”:除俄罗斯展开维和行动外别无选择》

澎湃新闻《德河左岸地区向俄罗斯求助,乌克兰警告外界勿干涉当地局势》

红星新闻《乌克兰军队、罗马尼亚装备集结“德左”附近?俄称乌要抢“欧洲最大军火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