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界面新闻援引外交部消息,3月20日,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会见韩国浦项制铁大中华区总代表金瑢洙,介绍全国两会精神,鼓励浦项制铁等在华韩企坚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中国经济发展光明前景以及中韩关系韧性的信心,秉持互利共赢精神,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加大数字、智能、低碳、绿色等领域投资与合作。



在这之前,中韩之间在海域问题上出现了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事件——中韩海警激烈对峙。这一事件不仅牵动着两国民众的心,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事件的导火索是韩国媒体报道称,上月底,韩国发现中方在黄海的中韩两国“暂定措施水域”内设置钢结构构造物。随后,韩国海洋水产部旗下海洋科学技术院调查船“大地号”在韩国海警的护航下前往进行所谓的“调查”。当调查船接近构造物一公里时,与中方海警和驾乘橡皮艇的人员展开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对峙。

苏岩礁实质上是一个隐匿于水下的暗礁,并不显露于水面之上,尽管如此,它依旧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隶属于我国东海的广阔区域。对我国而言,掌控苏岩礁能确保海上贸易的安全,同时更有效地应对潜在的外来威胁,它对我们至关重要。然而,关键在于苏岩礁地处中韩专属经济区的边界地带,且周边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加之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若苏岩礁落入他国之手,这些资源势必将被其轻易掠夺,同时还可能给我国的领土安全带来隐患。

韩国不断推进对该区域的实际控制——1970年,韩国国会通过《水下资源开发法》,单方面将苏岩礁划入所谓的“第四水下开发区”;1987年,在礁石上设立航海浮标;2001年,更是将其非法命名为“离于岛”。2003年,韩国在苏岩礁附近修建了一座76米高、重达3600吨的钢结构海洋观测站,派军舰、飞机巡逻,试图强化其控制。中方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从2000年开始,中国多次向韩国提出交涉,强调苏岩礁位于中国专属经济区内,不属于任何国家的领土。2013年,中国宣布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范围涵盖苏岩礁上空,进一步表明了立场。



韩国海警(资料图)

2013年12月初,韩国对其防空识别区进行了扩展,将苏岩礁纳入其航空识别区域之内。此前,即2013年11月,中国已设立了东海防空识别区,该识别区域同样涵盖了苏岩礁,并着手派遣战机在此区域进行巡逻。巡逻的频次与中韩两国关系的友好程度呈现出负相关关系。据韩国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萨德事件”期间,中国战机在此区域的巡航次数达到了约250次。2023年,中韩两国关系持续波动,两架中国军机在苏岩礁附近盘旋近1小时,以此宣示主权。韩国军方则迅速做出反应,出动数架F-15K战机对中国战机进行“监视”。



中国海警(资料图)

如今,中国国力大幅增强,正在一步步收回被强占的领土。目前,中国在苏岩礁修建了临时养鱼场,中韩双方正在推进海域划界谈判。韩国试图将事态升级,中国则毫不客气,逐步收回苏岩礁。岛礁争议和解决,现在已经有国际法可循了,但是根本上说透了,背后还是要看实力,在处理这些问题上,实力说话,同时也要采用策略的手段,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来解决,都要安排在整体的战略框架之下。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应此事时,也提到了“中韩两国海洋权益主张重叠,双方正在推进海域划界谈判”,并强调当前黄海局势稳定,中韩相关沟通机制都保持着畅通。这表明两个国家在海洋利益上虽然有纷争,但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中国在苏岩礁设置大型建筑物,也是为了维护自身海洋权益和安全,所以,这是根本不可能拆除的。当前看,苏岩岛的主权归属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展现出了大国的智慧和定力。如果韩国继续采取冒险政策,只会加速丧失谈判筹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