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工商导报全媒体记者季思华 陈东海)3月28日,由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海钠”)主办的“大器天成 应运而生——商用车动力电池技术突破与价值重构”产品发布会在阜阳举行。



据了解,阜阳市2022年引入中科海钠,建设了全球首条钠离子电池GWh生产线,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并在技术开发和稳定生产、批量供货等方面不断刷新“进度条”,阜阳海钠科技产品优势在各个领域持续显现,行业辨识度越来越高。



本次发布会上,中科海钠正式发布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实现我国新能源领域钠离子电池“技术+产业”的双重突破,更为千亿级商用车电动化市场注入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引擎。



该方案针对短倒运输、物流配送等场景的差异化需求,推出“海星K150”“海星K210”“海星K280”“海星K350”四款产品。其核心电芯能量密度突破165Wh/kg,支持20-25分钟快速充满,快充循环寿命超过8000次,剩余电量测算精度达2%以内,整包快充温升≤10℃,并具备-40℃至45℃宽温域稳定放电性能。有效降低电池能量损耗,大幅提升电量利用率,为商用车提供全天候可靠支撑。



“与传统商用车电池方案相比,我们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少装、快充、多用’三大核心价值。”中科海钠总经理李树军介绍,该方案可显著减少电池装载量、缩短充电时间、提升能量利用率,降低用户总成本,为商用车全面电动化提供了经济可行的技术路径,更在全球商用车电动化赛道成功构建“钠电标准”。

据悉,在"双碳"战略引领下,阜阳市委市政府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谋篇布局,经开区以完善的产业配套和要素保障全方位支持,政企同心培育阜阳海钠这棵"钠电新苗"。作为中科海钠产业化的重要部分,阜阳海钠已实现从技术研发到规模量产的跨越式发展,其生产的钠离子电池已在电网储能、电动交通等领域实现应用突破。



“希望中科海钠以本次发布会为契机,继续深耕阜阳发展,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攻克‘卡脖子’难题,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硬核’产品;同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与阜阳互促赋能、互利共赢的‘城市合伙人’!我们将全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坚持无事不扰、有呼必应,以满意‘阜’务营商环境为企业在阜发展保驾护航!”阜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东表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