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小动作不断,从拟对中国船只收费到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一系列行径引发国际关注。
贸易(资料图)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当地时间3月24日就特朗普政府拟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船只收取费用一事召开听证会。这一举措规定,中国制造的船舶每停靠美国港口一次,需缴纳高达300万美元的费用。美国政府宣称,此举意在遏制中国在公海的商业和军事主导地位,同时促进美国国内船舶的建造。
可现实却给了美国政府一记响亮的耳光。美国海运、农业、出口等多个行业代表在听证会上明确反对,与美国议员产生了激烈冲突。美国船舶运营商直言,这一计划会损害国内船舶运营商、海港、出口商的利益,还会影响就业。像海岸海运公司,其船队24艘船中有16艘是中国制造,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爱德华·冈萨雷斯表示,若因提升造船业而摧毁美国航运公司,国家利益根本无法保障。
对中国船舶征收费用还会让美国货物运输市场发生变化。美国船舶运营商认为,这会促使更多美国货物转向外资海洋航运公司。要知道,美国造船厂提高产能需要数年时间,在此期间,日本和韩国的造船厂难以替代中国满足美国的需求,更换现有中国船舶更是困难重重。
贸易(资料图)
美国其他行业也深受其害。美国农民和出口商深受其扰,运输成本大幅上升,致使种植大宗商品作物利润微薄甚至无利可图。散装谷物出口商UnitedGrainCorporation称,其货运成本已上涨40%。伊利诺伊州的玉米、大豆和小麦合作社也表示,对中国船舶的拟议收费将严重损害公司盈利能力。全国的农产品出口商一致反对该提案,因为这会让他们失去海外市场,相关社区经济也会陷入困境。目前,因不确定性,农产品出口商已难以预订5月以后的船只。
美国煤炭行业同样未能幸免。代表美国煤炭行业供应链的理事会首席执行官艾米丽·阿图恩指出,针对与中国有关的船只征收费用,将对煤炭开采公司、煤炭出口码头运营商以及相关运输和服务提供商产生负面影响。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拥有煤炭储备,随时可能抢占美国煤炭出口市场。美国鞋类和服装协会政策高级副总裁内特·赫尔曼也表示,港口费用将导致美国工人失业,增加美国进出口成本,美国消费者还会面临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一项新研究数据显示,费用增加带来的成本将使美国出口下降近12%,GDP减少0.25%。
世界航运理事会首席执行官乔·克拉梅克警告,拟议的港口费用一旦通过,将导致较大港口拥堵,同时减少较小港口的服务,因为船舶运营商会尽量减少船舶在每条航线上停靠美国港口的次数。
贸易(资料图)
除了对中国船只收费,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的行为也引发争议。在3月12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明确表示,中方多次阐明反对立场,并采取了正当必要的反制措施。中美经贸关系本应是相互、对等的,合作能实现互利共赢,一味施压只会遭到中国坚决反制。
美国的这些行径,看似是在维护自身利益,实则损人害己。从对中国船只收费影响美国众多行业发展,到加征关税破坏中美经贸关系,美国的错误做法不仅无法达到其预期目的,还将给自身经济带来诸多负面效应。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联系紧密,合作才是共赢之道。美国不应再采取这种短视的举措,而应尊重事实和多边规则,停止错误做法。中方也将密切关注美方动向,采取必要手段捍卫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