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掌握了大量财富,却在1世纪的“耶路撒冷之劫”后就没有了自己的国家。这使得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视为外人,经常受到排挤。
尤其是上世纪30年代,多个国家都对犹太人进行了屠杀,这使得犹太人建立一个自己国家的愿望愈发强烈,而这一愿望的结果就是以色列建国,以及随后数十年的巴以冲突。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犹太人其实还有过在中国圈地建国的计划,还差点建国成功,只是这一计划最终破产了。那么犹太人为何能在中国圈地呢?又是谁阻止了他们的计划呢?
事情还要从20世纪初说起,当时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掀起了一股排犹浪潮,大批犹太人逃往国外,其中一部分就逃到了我国东北。于是在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来自美国的一名犹太富商雅可布·歇夫就给日本筹集了2000万美元的巨款。
虽说这笔钱是贷款,但当时美元的购买力远高于现在,这2000万美元对已经几乎榨干国力的日本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没有这笔巨款,日本能不能打赢日俄战争都是个未知数,明治天皇为此亲自在皇宫内设宴招待歇夫,并给他授勋。这也创下了一个记录——歇夫成了第一个被天皇授勋的外国人。
据歇夫本人解释,他支持日本是出于对沙俄的仇恨,但这其中显然还有更深的用意。日本政府从此和犹太人搭上了线,二者交流不断。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却也遭到了东北人民的激烈抵抗。日本政府深感仅靠关东军很难稳定东北秩序,统治这么一片广袤的土地还是太难了,便开始找人帮他们。
为此,日本一面将溥仪引诱到东北,建立了伪满政权。一面组建所谓的“帝国开拓团”,向东北移民,但即便如此也没能消除东北人民的反抗。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引导犹太人到中国东北建国的“河豚计划”诞生了。
“河豚”之名来自日本所谓的“犹太人研究专家”犬塚,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河豚虽然美味,却有致命的毒素,食用河豚前必须将毒素除去。犬塚的意思就是利用犹太人的财富和联络渠道,但要避免他们对日本和伪满的政治产生影响,不让他们攫取权力。
犬塚的计划很快得到了日军内部“满洲派”和犹太问题专家的支持,企业家、钢铁巨头鲇川义介也有类似想法,希望引进犹太资本来发展经济,石原莞尔也认为可以靠犹太人来制衡东北的中国人,从而减轻关东军的压力。
日本支持河豚计划的原因不止于此,当时东北还有大片未开发地区,整体上还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拨出一片地给犹太人建国并不难,而犹太人正好需要一片土地来建国。同时日本因为不断增加军费导致财政紧张,犹太人又很有钱,可以帮日本扩军备战,这一计划就正好同时符合了二者的心意。
并且世界各地都有犹太人,尤其是英美等国都深受犹太财团影响。日本也希望能通过向犹太人释放善意改善和英美之间的关系,从而避免它们干涉侵华战争。
1936年,在岸信介等人的支持下,日本建立了由亚伯拉罕·约瑟佛维奇·考夫曼主持的“远东犹太人理事会”,组织犹太人移民东北提上了议事日程。1937年各界犹太人又在哈尔滨召开了首届“远东犹太社团代表大会”,会后发表了与日本合作的所谓“新秩序宣言”,这是已经和日本达成共识了。
然而从1937年到1939年,却并没有多少犹太人移民东北,远少于逃到英美和巴勒斯坦的犹太难民,日本最后也放弃了河豚计划。为什么双方都达成共识了,这计划还是破产了呢?谁阻止了这一计划呢?
其实“河豚计划”破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单单是某个人组织的结果。首先是东北人民的英勇反抗,他们一直在坚持抵抗外来侵略,抵制殖民计划。从破坏铁路到袭击伪满军官,东北抗联从未停止斗争。这也使得许多犹太人认为东北属于“不安定”区域,不愿意移民到这里。
其次是犹太人移民东北的热情也并不高,相比东北而言,犹太人还是更热衷于前往英美和巴勒斯坦,只有实在没办法的人才会来东北。
巴勒斯坦自不必说,被犹太人视为“应许之地”,也曾建立过犹太国。英美两国则给了犹太人很高的待遇,同时又相对发达,也算是犹太人的“第二故乡”,犹太人对东北则没有这样的感情。
并且犹太人在这些地方都已经有了成熟的社群组织,早已联合起来,新来的犹太难民到地方了就能被迅速吸收,很快就能适应。而东北虽然广袤富饶,却并不稳定,也没有像英美和巴勒斯坦那样的大规模犹太社群。日本对犹太人也只是利用而已,不会给他们在英美和巴勒斯坦那样的待遇,犹太人自然就不愿来东北了。
当时在东北的犹太人主要来自俄国远东地区,只是因为离东北较近所以到东北避难。可以说日本在河豚计划上仅仅是跟这一部分“远东犹太人”达成共识了而已,却并未取得整个犹太世界的支持。
并且英美犹太集团也全力抵制这一计划,比如美国犹太领袖斯蒂芬·怀斯就公开谴责该计划是“殖民阴谋”,还要联合犹太财团切断对日投资。巴勒斯坦犹太人也宣称巴勒斯坦才是犹太人唯一的“应许之地”,反对犹太人前往东北。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河豚计划看起来是对犹太人都有好处的,为什么他们要反对呢?可能是因为犹太人内部也存在斗争,这些犹太人担心一旦在东北建国,远东犹太人就会夺取犹太世界的主导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想将犹太人都吸纳到英美和巴勒斯坦这些“主阵地”,而不是被分散到东北。
最后纳粹德国同样对河豚计划很不满:我在这边搞反犹主义,你居然还要帮犹太人建国?德国为此一再向日本施压,日本一开始还能以政策独立为借口搪塞一下,但1940年德意日正式结盟后,日本也只能与盟友保持一致,终止了和犹太人的合作。
总而言之,日本放弃河豚计划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管是何原因,这一计划的失败都是对中国有利的,它避免了东北局势复杂化和“国中之国”的出现,也限制了日本侵略能力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