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清华大学毕业生罗生门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失联,引发关注。3月29日,南都记者了解到,荷兰警方此前在Nieuwe Meer水域展开搜索时发现一具遗体,经当地警方调查确认,这具遗体属于失踪的罗生门。同日凌晨,罗生门朋友告诉南都记者,此前警方发现的遗体DNA鉴定结果出来了,“确认是罗生门了”。
当地张贴的寻人启事
公开报道显示,当地时间3月21日下午,荷兰警方在Nieuwe Meer水域展开搜索时发现一具遗体。此次搜索是因来自中国的阿姆斯特丹逻辑语言计算研究院的学生罗生门失踪而启动。经警方调查确认,遗体身份为罗生门。警方表示,死因仍在调查中,目前尚未排除任何可能性。
3月29日凌晨,罗生门朋友告诉南都记者,针对此前警方在Nieuwe Meer水域捞出的遗体DNA鉴定结果出来了,“确认是罗生门”。
南都此前报道,23岁清华大学毕业生罗生门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失联。寻人启事显示,失联男子名叫罗生门,今年23岁,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于2024年8月到荷兰阿姆斯特丹逻辑语言计算研究院攻读硕士。2025年2月23日晚上开始失联。当地时间23日18时许,罗生门最后被目击出现在公寓附近的超市。据目击者回忆,罗生门当时“穿着黑色或接近黑色的衣物,散发,背着双肩包”。
罗生门朋友发布的消息显示,罗生门有两部手机,一部手机被留在公寓内,另一部被带走。被带走的手机在罗生门失踪后第10天被发现有活动信号,出现在阿姆斯特丹西部自然保护区,警方在该区域进行了两次搜查但没有收获。
采写:实习生 赖魏楚 南都记者 敖银雪
此前报道
近日,23岁清华毕业生小罗留学荷兰失联事件持续发酵。荷兰当地时间2月23日晚,小罗被同学目击现身住所附近超市,之后失联,已逾两周。
3月11日,封面新闻记者联系小罗的朋友、亲属了解调查进展。小罗伯父罗先生告诉记者,当地时间3月7日,他经警方许可进入当事人住所,发现护照、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重要物品均未带走。
罗先生从警方处获知,小罗住所门禁最后使用时间为23日凌晨,但监控未拍到小罗使用门禁。他怀疑有他人通过当事人手机操作门禁。
此外,罗先生也从警方获知,曾有两名目击者向警方指认,一白人女性曾单独进入小罗居所。
失联者小罗 受访对象供图
失联疑点:
随身物品均未带走,疑有他人使用其住所门禁
据小罗一位男性友人陈述,他与小罗最后一次联系时间为北京时间2月23日,当时小罗未显露异常。他还透露,有目击者证实,荷兰当地时间2月23日晚间,小罗曾现身其住所周边超市,身着黑衣,背卡其色双肩包,散发。这是小罗最后一次出现。
自2月24日起,合作课业的小组成员持续联系小罗,经两日无果后于26日向警方报案。警方进入小罗公寓后认为“有生活迹象”,暂不予处理。截至28日,因失联状态持续,小罗同学二次报警,当地警方启动调查程序。
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语言与计算研究所于3月4日发布公告,证实通过电话、邮件等多渠道联络小罗均无应答。
在得知小罗失联的第一时间,其伯父罗先生赶到阿姆斯特丹参与调查。他告诉封面新闻记者,经警方许可,3月7日,自己与数位同学及公寓物业方进入小罗住所,发现护照、手机、笔记本电脑、银行卡和硬盘等重要物品未被带走。受限于荷兰相关法律规定,警方暂无权调取电子设备数据。
罗先生还透露,小罗住所的门禁系统末次使用时间为2月23日凌晨2时42分,约一小时前,小罗曾向母亲发信息称,自己正在写作业。
“疑点在于监控未拍到小罗使用门禁。”罗先生介绍,经技术核查,该门禁仅支持房主手机解锁或物业人工授权两种方式,物业方声明未收到任何协助请求。罗先生怀疑另有人使用小罗手机开门。
他从警方处获知,两名小罗邻居分别指认一白人女性,于不同时段单独进入小罗居所。经目击者比对人脸,已排除物业人员嫌疑。目前警方仍在调查中。
失联者:
清华本科毕业,喜爱古典音乐
据家属发布的寻人启事,小罗(化名)出生于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本科,2024年前往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语言与计算研究所攻读逻辑学硕士学位。本人佩戴黑色边框眼镜,留黑色齐肩直发,无胡须,身高177cm,体重约70kg。
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语言与计算研究所发布的寻人启事 受访对象供图
清华大学哲学系工作人员向封面新闻记者证实,小罗确为清华哲学系毕学生。
罗先生回忆,小罗成绩优异,对熟人很健谈,喜爱音乐,尤其是20世纪上半叶的古典音乐,擅长弹钢琴,也在学习管风琴。封面新闻记者翻阅清华大学公众号发现,小罗曾刊登《用游戏解释语言——博弈语义简介》的随笔文章,主要学术兴趣在逻辑学、语言学和哲学的交叉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