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京会见蒙古民主党总书记甘尼巴勒率领的该党代表团。双方就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加强政党和立法机构交往合作,巩固和深化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等交换意见。
俄罗斯能源部表示,蒙古国国家鉴定委员会批准了“联盟东方”天然气管道项目。“联盟东方”天然气管道将穿越蒙古国,成为“西伯利亚力量 2”号管道的延续。天然气管道建设事宜是在俄罗斯能源部部长齐维列夫和蒙古国无任所大使恩赫包勒德举行的工作会晤期间讨论的。俄罗斯能源部发布消息说:“项目已经获得蒙古国国家鉴定委员会的批准”。齐维列夫指出,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将为俄蒙长期合作注入新动力。
天然气管道(资料图)
去年9月份的时候,俄罗斯总统还表示,该项目正在接受有关国家的鉴定。如今不到半年,就获得蒙方批准了,可见对于这次合作,蒙古国不再像之前那样犹豫不决,而是下定决心要抓住这次机会。事实上,原本俄方是打算通过“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过境蒙古国,每年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一旦该项目落成,对于蒙古国来说,可以轻轻松松收取一笔“过路费”。然而由于价格问题,三方在这件事情上一直没有谈妥,项目也就迟迟没有进展。
背后原因或许可以归结为一个字:钱。俄乌冲突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但结果已经可以预见。俄罗斯即将从战场上的泥潭里走出来,而恢复经济活力势必成为头等大事。对于俄罗斯来说,“西伯利亚力量2号”不仅仅是一条天然气管线,更是他们能源出口新布局的关键一步。过往面向欧洲的出口渠道因政治因素逐渐缩减,再加上西方制裁带来的压力,使得转向东方成为了一种战略选择。而蒙古,如同夹在高山之间的小盆地,面对强大的邻居们,利益权衡自然是重中之重。
稀土矿坑(资料图)
于是,蒙古国就整出了个“第三邻国”的策略——与其被中俄夹着喘不过气,不如拉个远方的帮手。蒙古国打算跟与一些国家拉近关系,来平衡一下中俄的压力。在蒙古国的“第三邻国”名单里,美国绝对是排头兵。蒙古国为啥挑上美国?毕竟当时美国是全球经济老大,蒙古国想着跟美国搭上线,能拉点投资,搞活经济。蒙古国矿产资源多得很,铜矿、金矿、铀矿啥都有,美国公司早就盯着了。此外蒙古国夹在中俄之间,军事上是个小透明,想提升点国防能力,美国是个好选择。
美国近年来通过军事援助和非政府组织渗透试图扩大在蒙影响力,例如签署稀土合作协议、推动“印太战略”框架下的合作。然而,蒙古缺乏出海口和独立军事投射能力,其与美合作更多是象征性姿态,难以实质性突破中俄地缘包围。而且蒙古国在战略上难以摆脱对华依赖,但历史情感与大国博弈的复杂性仍可能引发周期性波动。中国也通过长期利益共享机制(如技术转移、民生项目)软化了蒙古国内疑虑,同时与俄罗斯协调,避免区域权力真空被域外势力利用。
奥云额尔登(资料图)
所以近段时间,蒙古国开始转变外交政策,蒙古国家大呼拉尔即该国议会,是蒙古国最高权力机构,行使立法权。此次访问既是两国高层交流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蒙关系持续深化的重要契机。在此次访问之前,中蒙高层已有频繁互动。上月,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在哈尔滨出席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闭幕式时,与中国政府高层会晤。
综合来看,如今的中蒙两国,正在全方位推进合作,从频繁的高层互访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两国关系的稳步提升。此次大呼拉尔主席时隔11年再次访华,更加明确地传递出蒙古国,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紧密联系的意愿。未来,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可以预见,中蒙关系也必然会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这不仅对双方各自的发展至关重要,也将在地区稳定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