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一篇推文《》中, 还原了金沙庵是一座安南人建筑的历史。手上有一幅南越人绘制的珊瑚岛地图,其中就记录了那时的“金沙庵”,南越人称之为“娘娘庙”,估计应和庙中供奉的那尊女性石雕像有关。


▲南越侵占时期的珊瑚岛地图

目前的金沙庵有对联两幅,门外的是:良书播惠九州,好事流传千古,早期是有人用毛笔直接书写在外墙上的,后来用瓷砖对外墙进行了装饰,但对联的内容依然如前,这副对联是珊瑚岛收复后某人的创作无疑。据老兵回忆,进门后的两侧墙上也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内容为:人能弘道道弘人,佛本即心心即佛。


▲原始状态的“金沙庵”,对联是收复珊瑚岛后有人写上去的


▲重新装修后的“金沙庵”

在庵内雕像两侧,摆放了一副雕刻在木板上的对联:“金波碧浪朝圣庙,沙聚银滩立古庵”,落款为:赵不波 赵不涛 仲冬立 己亥年。王恒杰在《西沙群岛的考古调查》(载《考古》1992年第9期)中认为该联的时间当为1899年。而据一些专家的田野调查,潭门渔民是在1930年代左右于珊瑚岛建起了一座小庙(就是1938年后被安南人毁掉的那座),如果是1899年制作的这幅对联,那就不是为此庙专门制作,而是渔民们拿了一对老物件来摆放于此。

此幅对联的谜团之一是:安南人当初毁掉中国渔民所建小庙时,何以不将该联一并销毁?而最终又移进他们所建的新庙?

谜团二:60年一甲子,那此联会不会是1959(己亥年)制作的?但是,这时的珊瑚岛尚在南越占领之下,中国渔民根本不可能登岛去庙中摆放这幅对联的。会不会是1959年制作的该联,1974年该岛收复后摆进去的。

谜团三:如果前两者都不是,会不会出现类似永兴岛黄沙寺汉字对联的情形?难道该联1959年出自南越人之手?

希冀这个谜团能顺利解开。


▲金沙庵内的对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