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外交部长王毅在东京同日本外相岩屋毅、韩国外长赵兑烈共同出席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日本《朝日新闻》发表社评说,乌克兰和中东地区冲突持续不断,美国新政府的关税政策正危及全球自由贸易体制,在国际秩序大幅动荡的背景下,对解决东亚乃至全球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肩负着责任的日中韩三国,有必要切实地深化合作。王毅表示,三国应重温“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共识,坚守合作初心,推动中日韩合作发挥“1+1+1>3”的作用,造福三国、地区和世界。
日本首相(资料图)
中日韩三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经济互补,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多层次合作体系。自2004年首次中日韩外长会以来,三国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政治领域,三国保持常态化高层对话机制,就多方面议题进行战略沟通,形成有效的政策协调框架。在经济领域,三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投资合作活跃,贸易总额占全球GDP的四分之一,对亚洲经济总量贡献度超七成,构成驱动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力量。在文化领域,三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互访日益频繁,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
此次外长会达成诸多重要共识。经贸上,重启自贸协定谈判,维护产供链;科技领域,设立数字经济对话机制,共享创新机遇;人文交流方面,办好文化年,实现4000万人次互访目标;多边协作中,开展 “中日韩 +” 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普惠发展。同时,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也达成二十项共识,涵盖多领域合作。当然,合作之路难免风雨。但只要三国尊重彼此、管控分歧,实现双边与三方合作的良性循环,必能发挥 “1+1+1>3” 的效应。
在美国持续向盟友施压增加军费,北约各国已经妥协的情况下,日本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宣布不会因美国的要求而改变自己的防务策略,这对中国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中日关系的发展,能否乘风起航,重建合作框架,这对于整个东亚地区都意义重大。在三国外长会上,王毅外长强调:周边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日本需正确看待历史,强调四个政治文件是中日关系发展的基础。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将“炮口”转向盟友,频繁向日韩施压;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严重破坏了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对全球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形成冲击。拜登政府时期,美日韩安全合作取得进展,如《戴维营三边联合声明》承诺定期开展安全磋商并深化情报共享。但特朗普回归以来,不仅再次质疑驻军费用、要求日韩承担更多成本,还暗示可能削弱美军在东北亚的承诺,这无疑会影响日韩对美安全承诺,以及对美日韩三边关系的信心。
在2023年11月举行的上一次中日韩外长会上,王毅曾用三个关键词为中日韩合作进行了“新定调”:要当好东亚合作的“领头羊”,维护地区和平安全的“稳定器”,解决热点问题的“减压阀”。这正可谓是三国合作的“初心与使命”。站在新起点上的中日韩合作方兴未艾,选择相互信任,大胆携手前行,方为符合各自利益的明智选择。
美军(资料图)
中日韩自贸区能否重启,取决于三国能否超越历史恩怨、抵御外部干预,并将经济互补性转化为制度性合作。尽管美国因素与内部政治波动构成挑战,但在特朗普政策倒逼、中国战略需求推动下,三方具备重启谈判的现实动力。若2025年领导人会议能达成阶段性成果,自贸区或将成为东亚迈向多极化的关键一步,并为中国北方经济振兴注入新动能。然而,这一进程需以持续的政治智慧与务实行动为支撑,避免重蹈“政冷经凉”的覆辙。